《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2016-04-20 08:56:29)《图形的旋转(一)》教学设计
首案编写:李芳芳
教学内容:28——29页
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多种学习活动沟通联系,理解旋转含义,感悟特征及性质。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及会在方格纸上画出线段旋转90度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操作法、演示法等。
教学过程:研究线段的旋转,认识旋转要素
1.
(1)出示钟面,请同学判断钟面中哪些物体在做旋转运动。X
问题:看一看钟面上哪些物体在运动?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描述一下它们在做怎样运动?
引导:大家都认可钟面上的指针在旋转,但是它们是怎么旋转的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
(2)师生举例,温故引新
出示课题:看来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从数学的角度研究图形旋转到底有哪些特征。
2.借助横杆,明确旋转三要素
问题1: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横杆)请注意观察,横杆是怎么运动的?
问题2:这个横杆的旋转(放下与收起)有什么不同?
问题3:什么叫顺时针旋转?能用箭头表示一下吗?
与顺时针相反的方向叫什么?用箭头怎么表示?
(2)认识旋转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
动态出示横杆的运动
问题1:注意观察,横杆的收起和放下绕着哪一点进行的?
问题2:横杆的收起和放下都是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问题3:有相同的地方吗?
问题4:你是怎么知道横杆旋转了90°?
问题5:通过刚才的学习,想一想怎样就能把横杆的旋转表述清楚?
小结:一定要说清“横杆是绕哪个点旋转”“是向什么方向旋转”“转动了多少度”这三点。
3.实际操作,加深理解
课本28页:画一画
提示:注意旋转三要素
4.巩固练习:P29练一练1~4
板书设计:旋转要素:旋转中心
教学反思:
学生在探索环节用数学语言叙述栏杆旋转的时候,可能刚刚开始会说得不够完整、不够准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互相补充,直至说好;另外在拨一拨判断钟面上时针旋转的角度的时候,可能一开始会比较困难,可以让学生用学具钟操作,也可以边操作,边在草稿本上算一算,再让学生总结规律“时针旋转了几个大格就是几个30度。”对学生拔尖的同学甚至还可以扩展到分针与秒针的旋转度数,当然,这也可以作为课后拔提高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