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基金:CPI环比转正 挤压政策空间
(2012-08-10 10:31:23)
标签:
杂谈 |
一、 事件
国家统计局8月9日上午发布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价格指数(PPI),其中,CPI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1%,PPI同比下降2.9%,环比下降0.8%。
二、 点评
CPI同比上涨1.8%,创30月新低,但总体符合市场预期。其中,城市上涨1.9%,农村上涨1.5%;食品价格上涨2.4%,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1-7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3.1%。分类来看,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最重要的因素,贡献约0.78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8.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21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6.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8.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1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油脂价格上涨5.9%,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07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6.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48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下降18.7%,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71个百分点);蛋价格下降 6.5%,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06个百分点。另外,居住价格同比上涨2.1%,是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的次要因素,贡献约0.37个百分点。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1%,水、电、燃料价格上涨2.5%,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0.5%。
据测算,在7月份1.8%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9个百分点。从近期走势来看,商务部8日发布的商务预报显示,7月30日至8月5日食用农产品价格以涨为主。7月下旬以来,全国多地受强降雨影响,食用农产品价格呈小幅回升走势。上周,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5.7%,连续三周回升,累计上涨12.2%。另外,据农业部每日发布的农产品批发价格总指数显示,农产品批发价格涨幅较快,截止8日,该指数较7月末已经上涨2.14%,而7月全月该指数的上涨幅度也仅为3.60%,体现出农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有增快趋势。随着本月蛋类价格的止跌上涨及肉类价格下跌的企稳,预计本月食品价格会有回升态势,可能带动CPI走出谷底。
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9%,低于市场平均下降2.3%的预期,创出33月新低。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0.8%。1—7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3.9%,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6.2%,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4.5%,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4%。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8%,衣着价格上涨1.9%,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6%,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中,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价格同比下降9.1%,黑色金属材料类价格下降7.7%,化工原料类价格下降6.0%,燃料动力类价格下降1.7%,木材及纸浆类价格下降0.1%。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的持续下降,是近期原材料成本下降、生产性需求随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因素的综合结果,表明经济基本面状况仍值得担忧,这与其它经济数据相互印证。7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回落至50.1%,创8个月新低。但从PMI分项指标来看,7月供需缺口(PMI新订单指数-PMI产成品指数)为1.00,结束了5月、6月分别为-2.40和-3.10的负缺口局面。由于PMI是衡量工业品市场的综合指标,对工业品价格变化会有一定指示效果。从历史来看,PMI衍生的供需缺口指标对PPI的前瞻性指示效果较明显,供需缺口的反弹预示着未来PPI可能会触底回升,但这种传导效果会有一定时滞,通常为三个月上下。另外,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化的综合指标——CRB指数来看,CRB综合现货指数和CRB工业现货指数自今年2月一路走低,但7月份开始止跌平整,CRB综合期货指数在6月下旬达到低点后开始反弹,且反弹幅度较大,预示未来大宗商品价格有望回升。综合来看,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筑底反弹,以及国内供需缺口的回升,未来PPI会有反弹局面,但反弹的时间与强度有赖于近期国内经济的恢复状况。
综上,CPI持续下跌,PPI下跌略超出市场预期。但央行自7月6日降息至今一直未有行动,市场强烈的降准预期迟迟不得兑现。抑制物价的调控目标是实现了,但扩大就业和维持经济增长的目标如何实现,是当前最大的难题。央行一直未有行动,可能还是对未来通胀比较忌惮。央行7月份进行了11次逆回购操作来平滑市场资金,而非以降息降准的方式实现资金的投放。在政策未有实质性放松之下,市场资金面仍然趋于紧张,7天逆回购利率保持在3.35%的较高位,制约了银行放贷能力。预计随着物价的持续回落,特别是PPI的超预期下降,以及经济基本面的持续低迷,本月央行极有可能出台降息或降准措施。
总之,我们认为,经济超预期下跌,宏观政策放松的紧迫性加大。随着货币政策的进一步放松,市场会在信心与资金的双重作用下逐步向好。假如经济见底复苏,选股型的基金会表现相对较好。权益类基金方面,重点关注选股能力强的基金。债券型基金方面,可转债基金或高等级信用债占比较高的债券型基金是不错的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