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基金:关注份额折算条款给予瑞和远见的投资机会
标签:
瑞和小康瑞和远见好买基金瑞和300国投瑞银股票 |
近期,国投瑞银旗下较早发行的创新型分级基金瑞和远见二级市场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跌,甚至出现了折价状态,而对应的另一个级别瑞和小康却出现了折价率大幅减小(图1)。
|
图1 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上市后折溢价率走势图 |
http://www.howbuy.com/UserFiles/Image/20100927xxxximage003.gif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止日:2010年9月21日
从小康和远见的历史折溢价走势来看,今年的年初至5月份也有一次瑞和小康http://www.howbuy.com/fund/150008/的折价率持续缩小的过程。那时,瑞和小康折价率缩小的原因不仅仅有份额配对转换条款的推出,也有市场对于未来指数震荡的预期。因为当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成立满1周年(2010年10月13日)时,会进行净值归1处理,若净值超过1元,超过部分将以瑞和300的形式“分红”;而若净值不足1元,那么将缩小份额来使净值归1,但折算前后总资产净值不会发生变化。当时市场的主流观点是未来一年指数将在2800~3300点间震荡,那么对应正好是小康的高杠杆区,因此瑞和小康的净值会较高,在满1周年时“分红”也将更多。然而,在经历了二季度的大幅下跌后,震荡依旧,但已不是属于瑞和小康发挥优势的那个区间了。
随着折算日的临近,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的净值又将重归于1元,这个游戏又将从头开始,瑞和小康又将处于高杠杆区域的下限,瑞和小康将再次给人们带来想象的空间,瑞和300净值在1~1.1元是瑞和小康的高杠杆区间(见图2),1~1.2元将是瑞和小康净值高于远见的区间,若以当前的点位归1进行计算,1~1.2元对应的指数区间大约在2600~3100点之间(表1),而这又是很符合当前市场主流观点对未来一年的指数预测。这也是近日瑞和小康价格坚挺背后的原因所在。
|
图2 瑞和小康与瑞和远见的净值、杠杆变化图 |
http://www.howbuy.com/UserFiles/Image/20100927xxximage004.gif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截止日:2010年9月21日
|
表1:基金净值情景假设 |
|||
|
上证指数 |
瑞和300净值 |
瑞和小康净值 |
瑞和远见净值 |
|
2600 |
1.000 |
1.000 |
1.000 |
|
2650 |
1.018 |
1.029 |
1.007 |
|
2700 |
1.037 |
1.058 |
1.015 |
|
2750 |
1.055 |
1.088 |
1.022 |
|
2800 |
1.073 |
1.117 |
1.029 |
|
2850 |
1.091 |
1.146 |
1.036 |
|
2900 |
1.109 |
1.164 |
1.055 |
|
2950 |
1.128 |
1.171 |
1.084 |
|
3000 |
1.146 |
1.178 |
1.113 |
|
3050 |
1.164 |
1.186 |
1.142 |
|
3100 |
1.182 |
1.193 |
1.171 |
|
3150 |
1.200 |
1.200 |
1.200 |
|
3200 |
1.218 |
1.207 |
1.229 |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截止日:2010年9月21日
但若我们试着想的更深入一些,更长远一些,我们会发现以下几点:首先,我们总是高估了自己对未来指数的预判能力。想必1年前的今日,也难有人预测到如今的点位,未来的突发事件对指数的影响非当前所能料及,看1年似乎远了点。且不说收益率具有尖峰厚尾性,使得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高于收益率正态分布时的假定,即使300指数日收益率以正态分布来验算,假设年化波动率为30%,1年后瑞和300净值位于“小康区间”的概率也不到25%。其次,瑞和小康相对于远见的优势仅仅在于1~1.2元的小区间内,在1.2元之上和1元之下的更大区间内,瑞和远见是优于瑞和小康的。当10月13日净值重归于1元时,1年后指数涨幅在0~20%的想象给了我们很好的心理舒适度,但回顾股市20年的走势,仅仅在1993年、1999年和2003年上证综指的涨幅位于0~20%之间的,绝大部分年份指数不是下跌就是大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在明年的10月13日,小康净值不在1~1.2元之间的可能性远大于现在市场的预期。最后,我们考察瑞和分级基金的契约可以看到,瑞和分级基金并没有明确的到期期限,也就是说,理论上该基金的期限是无穷的(至少与国投瑞银基金公司一样长),那么在每年净值归一、游戏重新开始的机制下,如果净值归1元的时点相对于前一年同一时点沪深300的涨幅不位于0~20%之间的话,瑞和小康投资者实实在在所得“分红”是小于等于远见投资者的。无论瑞和小康在其它时间段上有多少杠杆,净值上涨有多快,也只是一个画出来的“大饼”,无法真正的兑现。而前面第二条中我们已经分析,0~20%或许是给了一个市场炒作的理由,或许是仅仅提供了心理舒适度,但真正出现的可能性或许并没有当前瑞和小康价格所反映的那么大。
|
图3 小康占优区间与上证指数年涨跌幅图 |
http://www.howbuy.com/UserFiles/Image/20100927xxximage005.gif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截止日:2010年9月21日
结论:折算后瑞和小康仍然折价的可能性较大
在净值归1后,小康和远见又回到刚成立时的状态,在假设未来的指数波动率和无风险收益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瑞和远见的理论溢价率应在5%以上,而事实上考虑到收益率的尖峰厚尾性,发生极端事件的概率比假设日收益率为正态分布还要大,而这对远见是有利的。我们回顾前一年小康和远见刚上市时的价格走势也可发现,在上市后短暂的几个交易日内瑞和远见就处于较高的溢价状态。
虽然净值折算后,小康的高杠杆区近在咫尺,但事实上,由于小康杠杆区间较短,只要市场上涨,很容易进入到远见的杠杆区间,而远见的杠杆区间上不封顶。因此,在净值归1后,小康仍可能折价,而远见仍可能溢价。因此,在当前的市场价格和折溢价状况下,我们更看好远见。对于计划较长期限持有的投资者,可逢低介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