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买基金:好私募不靠一个人战斗

(2010-07-21 15:22:36)
标签:

私募基金

好买基金

基金公司

基金经理

私募产品

股票

本文来源:好买基金研究报告

随着投资者对私募基金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提升,2009年以来,私募基金的发展出现井喷行情。尤其是一些明星基金,由于业绩突出而广受追捧,加快了产品推出。在私募扩张的过程中,有的私募加强投研,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向正规化发展。而有的私募还是依靠原有的一两位核心投研人员,个别决策,以一人独大的方式管理基金。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止2010年7月14日,我国共有191家阳光私募基金公司,其中,有32家私募基金没有公开基金经理,其余的159家私募基金公司一共拥有185位基金经理,管理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共448只(不包含成立时间未满3个月的基金),平均每位基金经理管理2.42只基金。但是,基金规模的扩张与业绩的关系,不能简单的看公司的产品数量和规模,更应当考虑这个公司的产品数量、管理资产规模与其核心投研团队是否匹配。据好买基金统计,目前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基金数量在5只以上的私募基金共有17家。

私募基金经理管理基金数量

基金公司

基金经理

基金数量

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基金数量

星石

江晖

20

20

淡水泉

赵军

19

19

武当

田荣华

18

18

尚雅

石波

11

11

民森

蔡明

9

9

云南信托

王庆华、马宏、赵凯

21

7

中睿合银

刘睿

7

7

远策

张益驰

7

7

汇利

何震

7

7

瀚信

蒋国云

7

7

从容

吕俊、姜广策

13

6.5

源乐晟

曾晓洁

6

6

智德

伍军

5

5

盈捷

李少伟

5

5

塔晶

冷再清

5

5

睿信

王丹枫、李振宁

5

2.5

和聚

李泽刚

5

5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止2010年7月14日。仅包括成立满3个月的基金

对于只有一位核心人物的基金公司,随着基金数量的扩大,基金的业绩可能面临多方面的威胁。其一,基金经理将面临规模扩大带来的操作难度提高,尤其是一些以交易著称,或善于在中小盘股票中寻找机会的基金;其二,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一个人的决策,缺少制衡或冲撞观点的机会,有时或会出现重大误判,而多人的决策更有利于控制风险;其三,当基金经理个人风格不再适合未来的市场的时候,调整的机会较少,使基金表现暴露于较大的风险中;其四,为扩大规模而进行的一系列路演、推介,如果只由一位核心人物来承担,会较明显地分散基金经理对投资的专注度。

从今年以来的业绩看,基金经理平均管理基金数量在10只以上的四家公司,今年以来平均下跌8.62%,仅略好于私募平均下跌8.76%的水平,而这四家基金公司,除星石为业内公认的风格稳健的基金外,另外三个系列的基金在2009年都有良好的表现。淡水泉和尚雅在2009年均位于前1/10的水平,武当也排名前1/3。然而,今年以来,淡水泉系列今年以来平均下跌23.10%,远低于私募平均-8.76%的收益;武当今年以来平均下跌9.60%,业绩亦处于私募平均之下。

在这张表里面,不包括一些产品数量较多,且也有多位基金经理的公司,比如新价值、朱雀,他们在扩张的过程中,不停的招募新的投研核心人员,相对维持了业绩表现。事实上,业绩持续性较好的尚雅也有较好的团队支持,石波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2009年一炮走红的新价值,今年以来成立了11只产品,但业绩仍然保持较好的水平。今年以来,其旗舰产品的新价值2,上涨4.91%,跑赢沪深300指数34.03%,排名16。新价值拥有罗伟广、邱伟、黄云轩、陈延泰、李涛五位基金经理。尤其是今年引进来自国信证券的股票研究总监邱伟,正逐渐建立一套规范的研究体系,公司投研实力进一步增强。

再比如朱雀,有李华轮、张延鹏、梁跃军、陈秋冬、王欢五位基金经理,且拥有完善的制度应对规模的扩大,仅有经考核合格后的基金经理,才会逐渐加大管理规模。另外,朱雀也采用增聘资深研究员的方式,来应对基金规模的扩张。今年以来,朱雀下跌5.19%,好于私募平均。

其实任何私募,在展现出出色业绩之后,必然面临规模扩张的问题。但是,在扩张的过程中,有的私募投研团队未相应进行合理的扩充,仍单一依赖于一位核心人物,则可能面临风格转稳健,超额收益衰退等问题;而有的私募,在规模扩张的同时,加强了自己的团队建设,通过招募市场上优秀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团队作战,使得自己仍然能保持比较优秀的业绩。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规模大幅扩张之前做业绩的时期,往往是一家私募最黄金的时期。正如挑选股票时,左侧交易比追涨更能带来更高的收益,如果只在私募的业绩已经向好之后,在私募的规模扩张阶段才进入,或面临基金规模扩大带来的业绩的不确定性。当然,考察私募基金的基金数量与其业绩的关系,不能简单的看该家私募拥有多少只基金,规模有多大,投研人员有几位,而应该考察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实际管理基金的基金经理有几位,基金经理的风格是否允许管理更大的规模,投决会是否能真正发生作用,有无独立的风控部门和人员,等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