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场风格会很快切换吗?

(2009-11-26 18:25:32)
标签:

股市

风格转换

基金

后市

财经

 

      市场风格会很快切换吗?下午正好和一个主持人聊到了这个话题。本周A股市场大起大落,周二暴跌,周三大幅反弹,而周四又现百点下挫(上证指数),让人一时摸不着头脑。对于市场的调整,或许投资者应该是有一定心理准备的,因为9月份市场反弹以来,无论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渐渐都认同了“震荡市”这样一个词,既然是震荡市,那么出现下跌调整则很正常。但进入11月后,市场似乎不再“震荡”了,而是单边上涨。不少投资者不仅忘了“震荡”之本义,甚至还嫌股市涨的太慢了,于是月底涨到××××点之说不绝于耳。其实,本周的市场才是“震荡市”的本来面目,只是由于前期向上“震”得猛了些,所以向下的调整也自然会大些。

这段时间A股市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中小盘股一马当先,成了股市上涨的急先锋,中小盘股权重较大的深成指也于本周创出了去年股市反弹以来的新高。中小盘股的泡沫要比大盘蓝筹股多,如深成指最新市盈率已超过了40倍,一些投资者也看到了这点,因此上两周就有些市场人士预测市场风格将出现转换,即市场注意力将从热炒中小盘股转换到大盘蓝筹股上,有些基金经理也持这样的观点。本周市场出现较大的震荡调整,有人认为其原因就是市场风格的转换,即资金从中小盘股中流出,进入大盘蓝筹股,周初钢铁、有色等股的上涨好像也是佐证之一,但对这些说法我是较谨慎的。

首先,我认为本周市场的大幅震荡调整并非简单的由市场风格转换引起,因为尽管大盘蓝筹股看上去跌幅相对小些,但总体是跟指数一致的,没看出有明显此消彼长式的资金流入现象,这与073季度时的“二八现象”市场大相径庭。其实这一说法本身就不靠谱,因为如果从中小板股流出的资金都流入了大盘蓝筹股,那么大盘蓝筹股就得涨,至少不该大跌,而大盘蓝筹股上涨了,指数又怎么会跌呢?可见本周的调整另有主因,我个人更愿意相信那是一种以获利了结为主的战术性观望。观望什么呢?当然是政策了,月底或下月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在政策定调之前,老练的投资者都会有所应对。A股无法做空,只能离场。

其次,从目前的情况看基金短期内不会积极推进这种切换。原因也很简单,看看近来股票型基金的表现,投资者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当深成指涨的好的时候,股票型基金整体表现也会稍好(跟沪深300和上证综指比),反之亦然。这说明在这轮中小板股的热炒中,基金整体并没有袖手旁观,即便没有当弄潮儿,至少也推波助澜了,配置了较多的中小板股。时至年底,追求相对收益的公募基金主观上是很难放弃眼前利益,过早潜伏到大盘蓝筹股中去的。许多基金宁肯追涨,也不愿“潜伏”,因为年底的业绩排名总是一个心结。离开当期热门股,潜伏早了,基本上就等于放弃比赛了。有人说做相对收益的,收益多少并不重要,而锁定差距才会将反超的机会留到最后。当然,或有一些基金经理保持了“理性”,看淡了排名,愿意做余则成(电影《潜伏》的主角),但基金的羊群效应由来已久,整体的“理性”常只是一个传说。

第三,大盘蓝筹股今年以来整体表现较弱,也并非大家都不识货,主要还是大盘蓝筹股本身的一些不确定性也让人心里没底。如现在说的较多的银行股,估值是够低的了,但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也许提高银行核心资产充足率也非空穴来风,某种程度上大盘蓝筹股的估值也体现了人们对经济复苏深层次的担忧。在目前的A股市场中,业绩的炒作意义远大于分红回报的意义,在没有了重组、股本扩张等炒作题材后,大盘蓝筹股受到冷落并不难理解。

总之,既然认了震荡市,就不能涨了几天便想得陇望蜀,给点阳光就灿烂。那么,“震荡市”的判断靠谱吗?无妨现卖个关子。但可反问一句:在目前的格局和时节下,难道单边上涨能更靠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