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一类基金叫“宫墙柳”

(2009-11-15 02:14:53)
标签:

股票型基金

杂谈

基金分类

基金评级

财经

 

前阵子调整了一下研究中心的基金分类,折腾了个把月,从项目讨论到调整数据库再到修改网页,现在看上去总算离监管的要求越来越像了。窃喜之际,那天又将新分类品味了一番,总觉得还有些许憾意,那种感觉就好像写文章,留下了几行词不达意的文字一样。其实这种憾意由来已久,那还得从好买精彩30的公募基金推荐榜开始说起。仗着大家伙儿摸黑加班的干劲,当时对精彩30也自视较高,希望推荐的各类基金业绩均能在同类的前三分之一。榜单既出,牛皮还算没吹漏,但不久就有粉丝们反映说:榜中有些基金根本买不到。买不到的东西那还推荐个啥呢?为避沽名钓誉之嫌,后来榜单索性只推荐能正常申购的基金了,如此通常也无大碍,但遇上好基金大面积限制申购时,便会有捉襟见肘之感。

短时间限制申购倒也算了,但有些基金一闭关修炼就耗时一年半载,个别的甚至已闭关修炼两三年了,还不见动静,真不知道是神功难练呢还是已经走火入魔了?要不就是啥也没练,摆空城计玩呢?此类闭关练功者通常武德甚高,其正言道:不惜损点管理费苦练神功主要是为了保护既有投资者的利益。于是,已上了船的投资者自然是感恩戴德了,没上船的只能怪当初自己有眼无珠。但这事儿对于许多有眼有珠的基金研究人员来说,却有点进退维谷,一时不知咋整好?多半只能留些缺憾了。

今年监管层专门就基金的评价和评级出了《征求意见稿》,稿子里可是说的很明白,不能将不同类型的基金放在一起评级。还有,每年底都有基金这个奖那个奖要评,一般也是要按基金的不同分类评奖的。这样问题就来了:这些在练神功的基金究竟该算哪一类呢?根据惯例,这些基金是列名在各自原来的分类中,奖照拿,功照练,德照宣。看来这好像只是基金分类上的问题,可尽管基金分类标准各有千秋,但开放式和封闭式的划分还算能一致吧。可是一较真,难题又来了:说这类基金是开放式吧,人家有的一闭关就是两三年;说它们是封闭式吧,也不成。一来没准人家明天就开放了,二来封闭式尽管不能申购但总还能在二级市场买到呀,而此类“神基”就是让你没地方买去。看来将来若真的要认真贯彻《征求意见稿》时,说不定还真的为这类基金单独归个类,比如叫“开放封闭式基金”或“封闭开放式基金”,反正挺拗口的。记得陆游在《钗头凤》中将望得见而得不到的心仪之人喻为“宫墙柳”,灵机一动,此类投资者看得见而买不到的心仪“神基”何不妨也可称其为“宫墙柳”呢?

“宫墙柳”之比还有一个贴切之处在于其“高贵”,寻常之树生于宫墙之内,顿时“高贵”了许多。而“宫墙柳”基金举着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旗帜,也占据了道德高地,让想理论几句的人多少有点投鼠忌器。但这些“宫墙柳”基金在其原来的类别中到底算旗手还是忝列,这个问题总会被那些望“柳”兴叹的投资者时不时地问上几问,比如:

如果说限制申购是在保护投资者,那多数基金可是没限制的,可见它们漠视投资者利益,而要是在多数基金漠视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监管层听之任之,那监管层可是渎职呀,,,好了,不能再推下去了,已经推出一身汗了。此乃第一问。

如果说这些基金的情况不同,基金公司也属无奈。比如说有些基金的持有人特牛,牛到非要管理人限制基金申购,不然那些牛人就要开持有人大会更换管理人了。若果真如此基金公司也不至于一筹莫展吧,来个简单的复制不就新老兼顾了吗?别跟大家说基金公司不懂复制产品,远的不说,近来“一对多”产品,有些不是一复制就复制了5个吗?此乃第二问。

如果说有些产品投资范围狭窄,没法复制。但细看一下,不难发现“宫墙柳”基金闭关前后,其投资标的物的可买性并无什么变化,新股不停的发,要变也只会越变越丰富吧。难怪那些脑筋慢的投资者要犯嘀咕:要是一只“大盘”基金也得保护那么久,那小盘基金该要怎样保护呢?是不是直接永久封闭得了?

其实最让投资者郁闷的是那些闭关修炼的“宫墙柳”基金往往是基金公司旗下的业绩佼佼者,而敞开卖的往往相比之下业绩不咋地。因此,也难怪有些投资者起了小人之疑:莫非基金公司故意要种几颗看得见摸不着的“宫墙柳”,拿拿奖、扬扬名?莫非……?当然,笔者认为如此诛心之论或是有负基金公司的良苦用心,但忍辱负重(至少也是利益损失吧)的基金公司何妨把苦衷大声说出来呢?要相信广大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