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在管理私募中的表现
(2009-05-21 11:26:55)
标签:
财经基金经理王贵文石波沪深杂谈 |
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明星基金经理有“明星效应”吗
近几年,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阵营的很多,这里面不乏吕俊、王贵文、石波等声名显赫的原公募大牌明星。转投私募后,这些大牌明星到底有没有“明星效应”?明星本身能否保证业绩优秀?他们有没有完成公募到私募的跳跃?
我们定义的公募明星基金经理满足以下条件:在公募任职期间曾管理过在国内市场公开发行的公募基金,是投研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在基金公司曾担任投资方面高级职务(投资总监副总监、研究总监、股票投资负责人等),在转投私募后旗下至少有运行满一年的产品。在此定义下,有8位原公募的投研人士符合此标准,他们是:吕俊、肖华、江晖、王贵文、石波、徐大成、赵军、梁文涛。
回顾过去的18个月的时间,市场经历了从深度下跌到反弹的过山车似的行情。在这个从黑夜到黎明的过程中,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出身者在近6月、近12月及近18月的表现均略高于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的整体业绩,也高于私募平均水平,除了在近6月的反弹中不敌沪深300指数,在近12月及近18月的表现中也远远高于沪深300。
过往业绩回顾
事实上,做到公募明星基金经理,本身就证明了这些人在公募时的投研能力。回顾他们在公募时期的操作业绩我们可以看到,在他们管理过的25只基金中,超过2/3的基金在他们管理期间排名超过前1/3。这里面赵军、吕俊、肖华、王贵文掌管过的基金在其管理期间内业绩排名均位列前1/4,而且这4位基金经理在公募中拥有的业绩记录都超过3年。
虽然业绩本身并不能预测未来,但在公募时持续一致的好业绩,至少证明了这些基金经理在公募时是具备优秀的投研能力的。转投私募后,不论在领导投研团队,还是在管理基金方面,都有相当的先天优势。
关注明星,但不以短期成败论英雄
虽然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在转投私募后,集体表现是漂亮的一跃,但每位基金经理的表现不尽相同。在07年10月以来的下跌中,表现最好的是江晖、徐大成,前者没有赔过钱,后者最高跌幅5%左右,而同期的王贵文却经历了超过50%的下跌。但在反弹中,江晖和徐大成的表现均较为谨慎,王贵文则获得了超越大盘涨幅的表现。部分基金经理,如吕俊、赵军、石波等,不同程度地相对控制了08年的下跌,在反弹中表现也不差,甚至非常突出,均可圈可点。
不同的基金经理有不同的风格,会适应不同的市场。所以,对投资人来说,关注明星基金经理,同时给他们一些时间,不要以几个月的业绩来论英雄。否则,在下跌后,你会错失石波、王贵文的凌厉上涨,在上涨后,你会错失江晖、徐大成的风险控制。
关注明星基金经理,了解每个基金经理所擅长的市场,跟踪他们所管理的私募产品的表现,在一个更长些的、两三年的时间段里来做评判,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近期投资策略推荐:
首选纠错能力强的基金 | 专题报告 | 2009-05-21 |
公募明星基金经理在管理私募中的表现 | 专题报告 | 2009-05-20 |
市场或维持震荡向上格局,本周推荐基金 | 基金周报 | 2009-05-18 |
当私募碰到“一对多”,阳光私募与“一对多”的区别 | 私募报告 | 2009-05-14 |
长跑冠亚军华夏大盘、兴业趋势的基金特征 | 专题报告 | 2009-05-14 |
私募基金典型成长路径-英雄不问出处 | 私募报告 | 2009-0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