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关村原始地标石碑

(2011-10-09 20:46:56)
标签:

礼仪培训师

徐克茹

礼仪培训

商务礼仪

中关村

文化

分类: 图片游记-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图片游记)

中关村原始地标石碑
    此石碑位于中关村,北大资源大厦东侧偏南方向的路边,是中关村原始地标石碑,上书“中关村”,为首都师范大学欧阳中石教授题字。

    中关村是目前覆盖有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

    若干年前,这里曾是荒凉的坟场,其中大部分是太监的坟墓。

    明朝时,就已有不少太监们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在这里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及中官儿、中官屯等。 

 

“中官村”演变为“中关村”的传说:

    说法1、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

    说法2、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说法3、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时,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说法4、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下属的《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3年迁至中科院新址后,在印制新址第一批信封和信笺时,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在口头的语言传递中误把“中官屯”听作了“中关村”,为免于“浪费”,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使用,结果中关村名称沿用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