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342
  • 关注人气:1,6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仪培训知识:谥号

(2009-08-13 20:56:02)
标签:

礼仪培训师

徐克茹

礼仪培训

礼仪培训知识

谥号

文化

分类: 礼仪知识-礼仪培训师徐克茹

(文章分类:礼仪培训师徐克茹-礼仪培训知识)

     谥号(音:shì hào),是中国古代的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其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古代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谥号来自于谥法。谥法规定了若干个有固定涵义的字,大致分为三类:

    1、属于表扬的,叫“上谥、美谥”,如:文、武、景、烈、昭、穆等。

    2、属于批评的,叫“下谥,恶谥”,如:炀、历、灵等;

    3、属于同情的,叫“中谥”,如:哀、怀、愍、悼等。

    “文景之治”中的文、景都是美谥;楚怀王的“怀”表示“慈仁短折”,属中谥;周厉王的“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隋炀帝的“炀”表示“好内怠政”、“外内从乱”,都是恶谥。

 

返回礼仪培训师徐克茹新浪博客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