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惧怕过年(心理咨询故事之六)

(2010-08-19 23:40:01)
标签:

家庭

育儿

农忙

年货

惧怕过年

童年

心理咨询

杂谈

分类: 心理咨询心得

惧怕过年

    父母常说:孩子盼过年,大人怕过年。的确,过一年就长一岁,对大人来说就是从成熟一年年走向衰老。
    其实,我童年的时候是惧怕过年的。每年春节之前,父母忙年忙的心焦,他们吵来吵去,搅的原本快乐幸福的生活没法快乐。这个时候我就和两个妹妹蜷缩在角落里,有时候吓的哭。
    尤其是炸年货的时候,从割来肉剁丸子开始,到支起木柴炉油熏火燎地把耦合、麻花、松肉下锅,父母必然要吵架。年年如此,一边吵架一边炸年货。炸的年货虽然好吃,但我宁愿永远不吃这些美食也不想听父母吵架。
    后来读了中学,每到过年前看见父母筹备年货,便带了妹妹出去玩,一整天不回家,为的就是躲开这个可怕的时候。下午回到家,见到父母各自板着脸互不搭理,严肃地干这干那,心里很伤感。下午饭必然吃炸的年货,一点也觉不出好吃。
    我曾经带妹妹躲备年的时候问她俩:盼过年吗?俩妹妹异口同声:不盼,要是不过年多好啊!
    过了年三十,大年初一就是喜气洋洋的日子了,大人伪装也得伪装得轻松快乐。于是,心情好转。我再问妹妹,两个妹妹异口同声:过年好!要是不备年就更好!两个臭妮子好了伤疤忘了疼,那时候我就相对懂事了,记得那个时候我十二三岁。
    有一年,我与父母商量:过年咱不炸年货了吧?父亲很惊诧:“为什么?不想吃炸的年货?”我和两个妹妹异口同声:“不想吃。”于是再过年就真的不炸年货了,父母也就不吵架了。
    我做了心理咨询师,经常有这样的来访者。有的怕过年,有的怕农忙,其实惧怕的都是同一件事:父母吵架。
    我的儿子小时候,我也曾与妻子当着儿子的面吵架。这时候我便注意儿子,一声不吭的在那郁闷。明知道儿子在那伤心难受,却怎么也停止不下来,自我心中的愤怒是必须用吵架来发泄的,其实越吵越愤怒。碍于面子,夫妻互不相让,其实就是鸡毛蒜皮,却是谁也不愿意败下阵来。说白了就是一种自私,自私的程度超过了父爱和母爱的程度。如果不超过的话,是可以为了孩子而停止吵架的。
    “你看,你把儿子吓的?”丈夫说。
    “你怎么不说是你吓的?”妻子毫不示弱。
    “你不讲理呀?!”丈夫说。
    “谁不讲理谁心里清楚!”妻子跟着话。
    “啪!”丈夫重重地一摔手中的碗,碗里粘糊糊的生肉丸子散落在地,“妈了个逼的,找了个你这样的臭婆娘,母夜叉!”
    于是吵架再次升级,全然不顾孩子在旁边的感受。
    爱孩子,爱到放弃吵架的程度,才是大爱真爱。让孩子不怕过年,让孩子盼过年,是很多父母该考虑的责任啊。
    我的儿子读高一了。现在我们夫妻吵架,儿子总要干涉:“别吵了!”儿子一吼,就把局势镇住了。因为爱儿子,所以儿子的吼就有威力。

 

附心理咨询个案1:
    小王(男),28岁,在县城上班,离家三四十里地。农忙时候从不回家。

    父母上了岁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多年劳作使老人干瘪的身躯更显佝偻。

    每到农忙,小王在工作单位很不安心:不回家吧,邻里亲戚说自己不孝顺。同事见了也都问:“小王,怎么没回家农忙啊?”小王心中苦涩:“家里没有地了。”其实他知道,此时,年迈的父母正在心焦,心急火燎地忙活。回去吧?不怕干活,却怕父母吵架。母亲脾气不好,只要农忙,没有不吵架一说。父亲只能让步:只埋头苦干不说话。母亲却依然唠叨个没完。有时候父亲猛地吼出一句,母亲便借火升级。所以,小王最怕农忙时节,回去也不是不回去也不是。今年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对父母说因公务出差了,对单位说回家农忙了。他只身来到了青岛。在青岛躲农忙的几天,玩的一点也不高兴。

    小王前来咨询时满脸写满忧郁。
    我的思索:小王是该求助心理咨询师了,其实父母是不是更需要呢?


附心理咨询个案2:
    小月,初一学生,女孩。

    在一次班会上,我让每个同学介绍一下自己。有的说:我是快乐的。有的话:我是聪明的。有的说:我是幸运的。只有小月哭了,她说:我是世界上最倒霉的孩子。
    小月只是哭,不做解释。我单独把小月叫出来,她还是一直只是哭,不说话。三分钟后,小月告诉我:爸爸妈妈经常吵架,让她害怕。
    “爸爸爱你吗?”我问。
    “恩”她低着头,一边擦眼泪。
    “妈妈爱你吗?”
    “恩”女孩依然低着头。
    “老师给你布置个作业:今天回家后,爸爸妈妈都在家的时候,先告诉爸爸:“爸爸,女儿爱您!”然后给爸爸一个吻。再告诉妈妈:“妈妈,女儿爱您!”然后也给妈妈一个吻。然后,对爸爸妈妈说:“你们吵架的时候,我好害怕!今天,一位心理老师给我们上班课,告诉我:回家拥抱爸爸妈妈就不是最倒霉的孩子了。”然后拥抱爸爸和妈妈。可以做到吗?”
    女孩说:“我没有做过,这样很难为情。”
    我告诉她:难为情也要做。这是作业,是任务。你这样做了,以后就真的不是最倒霉的孩子了,而是最幸福的孩子。难道你不愿意为追求幸福而付出这种难为情吗?
    女孩一个劲的点头:我一定做到。
    半年后,再见这女孩。我问她:“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
    她回答:“完成了。”
    “爸爸妈妈还吵架吗?”我问。从孩子不再委屈的笑脸,其实我已经知道答案了。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吵架过,而且爸爸再也不喝酒了。”女孩激动地回答。
    祝福这个女孩。因为爸爸妈妈都爱她,所以她的拥抱威力巨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