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应对3.11大地震的几大失误
标签:
日本地震海啸核泄漏武士道精神灾害预警 |
分类: 一个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人 |
3.11大地震发生几天以来,舆论对日本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应对突发性特大灾害的应对机制,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大多持赞赏的观点。但纵观大地震发生以来的全过程,本人觉得日本政府以及各相应的机构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有效性有很多值得质疑和推敲的地方。就自己的观察谈几点看法。
一、按照311地震灾害发生的顺序讲,首先是地震发生之前,日本气象厅没有任何预警。日本是个地震多发国,对地震灾害的重视程度,应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要高,且地震监测设施遍布日本各地,依照日本目前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如此高级别的地震,不太可能事先没有任何征兆,但日本气象厅事先却没有任何预警。

3月11日下午当地时间2点46分地震爆发,NHK即时在直播新闻中插播速报,但震源示意图中所示震源地点给人感觉离海岸线较远
二、地震发生后对震级的确认不准确,NHK在电视上发出警报时报道级别仅为七级,实际却是九级,对于一个地震多发国,民众对地震级别的经验应当是较为丰富的,对于日本来讲,由于有地震预防及在灾后救治及减灾等方面,都有法可依。因此一般日本人对建筑物所能承受的抗震级别是较为了解的,因为日本国内建筑物的抗震级别绝不会低于八级,因此气象厅做出的,经由NHK播出的震级为七级预报,一定程度上麻痹了灾区民众。

三、地震引起的海啸预警信息传递与组织民众撤离存在严重问题,2:46分发生地震后,震中距最近的东海岸有186公里的距离,日本NHK电视画面中展示的海啸画面大部分在三点半至四点左右,也就是说,这中间应该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通知灾区民众撤离,通过电视画面看,灾害大多是由于海啸造成,因此当大地震发生后,灾区通讯设施不太可能被全部摧毁,即使被摧毁了,没能接到相关机构的预警通知,当地政府,警察机关,驻扎在当地的国民自卫队,也完全有责任,有时间或是争取一部分时间组织民众撤离,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因此本人认为日本政府的快速反应机制并没有贯彻到基层行政机构。
日本NHK电视台播出的下午四时的海啸画面,与地震发生时间间隔一小时十四分,证明民众有最短一小时的逃生时间
四、对海啸浪高预测失误,给国民造成错觉,气象厅向民众预报的海浪高度为一到六米,受海啸冲击最厉害的岩手和宫城县分别预测为3米和六米,然而海啸的实际浪高达十米以上。因而给民众造成错觉,以为只有海滩,港口和海上船只可能受到威胁,沿海城市由于有防波堤的保护,则基本不会受到影响,致使很多民众未能逃避,被海啸卷入浪中丧生。

气象厅大海啸预警,到岸时间比实际略靠前,预报浪高比实际低四到七米!一定程度上麻痹了灾区民众
五、核电泄漏事故未能及时采取国家介入。未能充分利用国家资源,举全国之力,并及时寻求国际援助(据说核泄漏事故一开始美国就提出支援申请,但是被日本政府拒绝),对核泄事故采取措施。而是仅仅依靠东京电力自身解决,极有可能因此拖延了修复解决故障的最佳时机,使后果越来越严重,一发不可收拾。亦有可能日本政府另有不可告人的隐情或阴谋。

六、地震发生后,日本自卫队行动迟缓,作用令人质疑。一是救灾现场很少看到自卫队在抢险救人的身影(本人查阅一些资料,当年阪神大地震时,有70%的被救者是由左邻右舍救出,只有少部分是由自卫队和抢救组织就出的)。二是核泄事故发生后,首相菅直人要求自卫队介入,自卫队长官竟然借口自卫队缺乏专业知识而拒绝介入。直至两天以后日本自卫队才派出直升机,飞抵核电站上空洒水降温,但给人感觉只是做做样子而已,畏畏缩缩的,在踞事故现场很高的空中抛洒,相对于事故现场,可能连毛毛雨的感觉都没有。质疑日本军队的武士道精神哪里去了?当年日本空军袭击珍珠港,以及在中途岛与美军作战,飞行员驾机撞击美军航母的精神丧失殆尽。

现如今的皇军也怕死了,并且怕得厉害,在大灾大难面前完全成了缩头乌龟!但是日本军队丧失了武士道精神,对于饱受日本侵略者迫害的中国人民未尝不是件好事,不必担心日本军国主义在这一代日本人中复活,再去侵略别国了!
七、灾民生活安置迟缓,食品饮水及御寒衣物设施不能及时供应。博友zhangwh5102在本文下面评论说:地震过去已经八天了,可是诸多避难所连吃的都极少。这比起08.5.12汶川大地震来,迟缓的太多!汶川的气候、地质条件那样恶劣,可我们救灾指挥系统当机立断,采用空投方法,将食品、饮用水等物资非常及时地送到了灾民手中。现在的日本,没有油、道路不通,那直升飞机呢?

基于上述状况,本人认为日本政府此次应对地震海啸的组织能力,快速反应机制,以及减灾救灾措施的实施,均可判定为不及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