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埃及旅游科翁坡神庙埃德福神庙卡纳克神庙拉美西斯二世 |
分类: 我最喜爱的旅行 |
(三)
提起古埃及的建筑,很多人脱口而出的是“金字塔”。其实,神庙同样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筑艺术风格综合了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民族审美、文化象征等诸多因素,不论是设计风格、美学风格、以及布局风格都饱含着古埃及宗教文化底蕴,其建筑成就可与金字塔媲美。
神庙就是古埃及人与神交流的场所,是古埃及人的精神乐园。
神庙的建筑材料多以天然的石材砌筑。所有的建筑都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在此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神庙的四大组成部分:塔门、露天庭院、列柱大厅和神殿。
阔大壮观的古埃及神庙首先在视觉上就有一种雄壮神圣之感,巨大的体量、夸张的尺度、严峻的风格、威壮的气势,令人不自觉地产生自卑感,由此彰显出神的威严、法老的权威。
这次埃及行参观的三座神庙均为尼罗河游轮上的景点,这些神庙就像尼罗河结出的硕大果实洒落在它的东岸上。
1、科翁坡神庙
游轮于12月28日下午2:37从阿斯旺一路向北行驶了大约50公里,到达科翁坡时已经日落西山。
神庙座落于尼罗河边的一座小山丘上,建造于托勒密王朝,即古埃及十八王朝。
射灯亮起来了,光打在高大的石门、石柱上,闪着神秘的金辉。往日巍峨的雄姿挟着几千年的风霜在灯光中扑面而来,金色的断垣残壁带上了苍凉悲壮之美。
神庙同时供奉老鹰神荷鲁斯以及鳄鱼神索贝克(Sobek)。整座神庙以正中间的莲花立柱对称分布,左边祭祀的是老鹰神,右边祭祀是鳄鱼神。
老鹰神Horus是埃及九大主神之一,在人间的地位至高无上,象征神圣的王权,历任法老都被看做“活着的Horus”。
古埃及人相信鳄鱼是Sobek的活化身,它的神力很高,也是法老权威的象征。
透过这些雕工精美的石柱望去,夕阳染红了天际,古老与现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这是一幅雕刻着2000年前手术器械的石刻画。国王将手术器械作为礼品送给医疗神。有手术刀、天平、洗手盆等世界上最古老的医疗器具。左边蹲着的妇女展示的是分娩时的场景。
作为医生的我由衷地感叹古埃及人聪明的智慧,以及先进的科学理念。
据说古时候科翁坡曾是古埃及著名的医疗中心,人们纷纷从遥远的亚历山大、孟菲斯乘船过来看病。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历
日历从右往左看。∩代表“10”,I就是“1”,合起来的数字就是日期。左边对应的是象形文字,表示在这一天要给神送什么礼品。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文井
井底与尼罗河相通,古埃及人通过井中水位的高低来判断尼罗河的泛滥情况。
在匆匆忙忙中告别了神庙,可谓“走马观花”,有太多的东西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灯光下那些栩栩如生的浮雕就像不愿离去的故人,在静静地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见证着古埃及的历史。
2、埃德福神庙
29日清晨5点半,天刚蒙蒙亮,马的嘶鸣声不时地传到游轮上。码头上早已等候着一排排四轮马车。每车坐四个人。人刚坐定,健壮的马儿就迅捷地跑了起来。
神庙位于埃德福市区的另一边,马车需要穿过市区。
“嘚嘚”的马蹄声回响在清冷的街道上,飞扬的尘土让古老的城市愈发显得破旧而神秘。
大约10分钟左右,马车来到了神庙外的广场上。
埃德福神庙于公元前237年开始建造,历经180年完工。神庙供奉的是老鹰神。
这是埃及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古代神庙,大门、门墙、殿堂、墓室等等一应俱全,可贵的是完整的围墙和屋顶,这在其它神庙中已很难看到。
门上刻着鹰神荷鲁斯,头戴上下埃及的皇冠。托密五世把敌人杀死在老鹰神面前。
高大的石柱高耸入云,阳光洒下来,在地上留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石柱的柱顶上端雕刻着不同的花纹,莲花与纸莎草缠缠绵绵,象征着上下埃及的统一。

浮雕刻画了法老从战场上凯旋而归的场面或接受敌人投降的图景,以示神的胜利。部分浮雕的面部被毁损,据说是异教徒所为。
很久很久以来,埃德福神庙一直被风沙掩埋,直到1798年拿破仑远征军的到来,神庙才被发现。
门口的老鹰神塑像,身下的人代表了当时的国王,正在受到荷鲁斯的庇护。
出了神庙,广场上聚集着密密麻麻的人群,穿黄马甲的马车司机聚在一起。拥挤的马车,奔跑的司机,如织的游客,伴随着人喧马嘶,整个一幅战争中的场景。
回时的路与来时相同。太阳升起来了,照亮了房屋,照亮了街道,照亮了人的脸。
暖暖的阳光让城市生动起来,有了活力。
埃及人常说:“没有到过卢克索,就不算到过埃及。”而卡纳克神庙则是卢克索的地标性建筑。
卡纳克(karnak)神庙是世界上最大、最壮观的神庙,更是古埃及神庙的巅峰之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1960年,一直到托密王朝,50多位法老不断为其添砖加瓦,扩建工程持续了近1600年。
神庙的主体为供奉太阳神的阿蒙神庙,占地约有30公顷,是埃及在新王国时期最重要的礼拜之地。据记载,当时神庙的祭司有81万人参与各项事务。
由拉美西斯二世建造的“公羊之路”被称为“神圣大道”,长约200米,几十座狮身羊面雕像分列于路旁。每一座雕像身前都站着一个法老,象征着化身为公羊的太阳神阿蒙庇佑着法老。
神庙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柱厅。约5000多平方米,厅内有134棵石柱,分16行排列,中央两排特别粗大,每根高达21米,直径3.57米,可容纳100个人在上面站立。

间。柱与柱之间乍见人影晃动,莫不是哪个不愿离去的法老在巡视人间?
柱厅的屋顶已了无踪迹,阳光肆无忌惮的从巨柱缝隙间倾泻下来,光影斑驳,无言地诉说着古埃及辉煌的过往。
30多年前,英国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就取景于此。
仰望着巨大的石柱,电影中的画面依稀就在眼前…,好在惨案没有发生,也永远不会发生,仰望苍穹,有的只是风和日丽。
这两座花岗岩方尖碑,一座高25米,属于图特摩斯一世;另一座高30米,属于哈特霍普苏特女王。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世界上第一位女王,古埃及唯一的女法老。碑的四面均刻有象形文字和法老的标志,向世人展示法老的丰功伟绩。
圣甲虫,就是我们常说的“屎壳郎”。
传说如果虔诚地绕圣甲虫顺时针方向转上七圈,就可以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高15米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脚上永远站立着他美丽的爱妻奈菲尔塔莉。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法老,也是埃及帝国权力达到巅峰的标志性人物。
几千年的光阴沉淀着厚重的历史,曾经“那么多的祈愿、控诉、忏悔,踪迹全无,可能都沉淀进了石头柱子、石头穹顶、石头门廊里了。所有的柔软、温暖最终都将归于坚硬、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