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记忆——鸣沙山、月牙泉、莫高窟
(2017-11-15 20:03:04)
标签:
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藏经洞敦煌 |
10月14日一早,我们从额济纳出发,行车约800公里,傍晚6点多到达敦煌,随后进入位距敦煌市南郊5公里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
http://s8/mw690/001AGwwszy7fPzElsBV57&690
远远望去,沙山环绕着一块绿色盆地,有一泓碧水形如弯月,这就是月牙泉。“山泉共处,沙水共生”,是景区最大的看点。
月牙形的清泉,如翡翠般镶嵌在金子般的沙丘上。泉边芦苇茂密,微风起伏,碧波荡漾,水映沙山,妙不可言。
据说风起的时候,鸣沙山的沙随风吹向山顶,所以几千年来月牙泉始终没有被风沙掩埋,依然碧波漾漾,水声潺潺!
http://s1/mw690/001AGwwszy7fPzVz4uQe0&690
http://s12/mw690/001AGwwszy7fPzGHzPt2b&690
http://s11/mw690/001AGwwszy7fPzTtpREca&690
http://s10/mw690/001AGwwszy7fPzQFDPre9&690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月牙泉被灯光笼罩,增添了好多神秘的色彩。柔情似水的歌曲《月牙泉》余音袅袅,让人如入空灵之境。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的乐园.
从那年我月牙泉边走过,
从此以后魂儿绕梦牵.
也许你们不懂得这种爱恋,
除非也去那里看看.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
天边映出月牙泉.
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
彷佛又回月牙泉.
我的心里藏著忧郁无限,
月牙泉是否依然.
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
她是否也换了容颜.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看那,看那,月牙泉
想那,念那,月牙泉.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
有美丽的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
星星沐浴的的乐园
http://s15/mw690/001AGwwszy7fPzLOGkece&690
http://s14/mw690/001AGwwszy7fPzJhVcV2d&690
http://s15/mw690/001AGwwszy7fPzL0GYK2e&690
http://s9/mw690/001AGwwszy7fPzMYjSE88&690
14日中午,我们再一次来到鸣沙山月牙泉,蓝天白云,烈日当空,月牙泉显得更加清新灵秀,金色的鸣沙山群峰起伏,行走的驼群让沙山生动而鲜活。
http://s11/mw690/001AGwwszy7fPA0Azyi7a&690
http://s6/mw690/001AGwwszy7fPA1sTFXf5&690
http://s8/mw690/001AGwwszy7fPA2a82X67&690
http://s14/mw690/001AGwwszy7fPA31xhzad&690
http://s14/mw690/001AGwwszy7fPA4NFG54d&690
http://s6/mw690/001AGwwszy7fPA3Ihx3d5&690
http://s11/mw690/001AGwwszy7fPA4ejweaa&690
月牙泉旁开着花的骆驼草
http://s15/mw690/001AGwwszy7fPAduSeyfe&690
http://s11/mw690/001AGwwszy7fPAcssQOda&690
(二)灿烂佛宫
“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余秋雨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1961年,莫高窟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10月14日早上8:30,我们做为第一批参观者进入莫高窟。莫高窟由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和莫高窟实体洞窟两部分组成。
http://s13/mw690/001AGwwszy7fPAjbR3C4c&690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循环播放介绍敦煌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精美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两部电影片长均为20分钟。电影的监制和制片都是敦煌研究院的前任院长樊锦诗。
电影《千年莫高》不是一部简单的纪录片,它用富有感染力的电影语言,史诗般高度凝练的为观众呈现出敦煌莫高窟延续至今1600余年的历史文化背景,展示出一副波澜壮阔、恢宏壮观的历史画册,使观众在参观洞窟之前对丝绸之路的形成、佛教东传、敦煌莫高窟的营建等内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从而认识和领悟莫高窟巨大的历史和人文价值,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心灵碰撞。
在实体洞窟外,观众被随机分组,由解说员引领,每组观众的耳机号码与解说员的扩音器是相同的。我们组参观了16、17、94、96、100、103、104、105、148、202和527号洞窟。16、17号藏经洞、96号武则天时期巨型佛像、148号卧佛像洞窟是每个观众必进的洞窟,其他洞窟则根据客流量和洞内二氧化碳含量随机开放。
http://s4/mw690/001AGwwszy7fPAlokxlb3&690
带着虔诚、带着膜拜的心情跟随着解说员进入一个个洞窟,藏经洞让人心酸,巨大的大佛需仰视才见,卧佛姿态优美不知是睡了还是涅槃,洞窟顶部以及墙上的壁画,既有宗教故事,又有美丽的传说,耳熟能详的“七色鹿”终于在这儿找到了出处。这是一个长廊,有艺术、历史、文化等多层次的内涵,既有宽度,又有广度。
“它是一种聚会,一种感召。它把人性神化,付诸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于是,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彩色的梦幻,一种圣洁的沉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它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它让人走进神话,走进寓言,走进宇宙意识的霓虹。在这里,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艺术的天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义已被美的火焰蒸馏,剩下了仪式应有的玄秘、洁净和高超。只要是知闻它的人,都会以一生来投奔这种仪式,接受它的洗礼和熏陶。”——余秋雨
http://s4/mw690/001AGwwszy7fPAnkGoH33&690
http://s8/mw690/001AGwwszy7fPAotYZ917&690
http://s13/mw690/001AGwwszy7fPApEcYQfc&690
http://s9/mw690/001AGwwszy7fPAqSNIY58&690
http://s14/mw690/001AGwwszy7fPAsiaCN7d&690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这一秘室被道士王圆簶在清理积沙时,偶然发现。不幸的是,自此拉开了莫高窟被劫、被盗、被毁损的帷幕。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
近代,除了藏经洞文物受到瓜分,敦煌壁画和塑像也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有唐宋时期的壁画均已不在敦煌。伯希和与1923年到来的哈佛大学兰登·华尔纳先后利用胶布粘取了大批有价值壁画,有时甚至只揭取壁画中的一小块图像,严重损害了壁画的完整性。王圆箓为打通部分洞窟也毁坏了不少壁画。1922年,莫高窟曾一度关押了数百名俄罗斯沙皇军队士兵,他们在洞窟中烟熏火燎,破坏不小。
1940年,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大量争议。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据介绍,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据记载,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454窟等。
敦煌是一本厚厚的书,它包罗万象,内容涉及到了四世纪到十一世纪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史地、医药、科技、民族、宗教、艺术等各领域。
敦煌是古代东方艺术的宝库,它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
http://s15/mw690/001AGwwszy7fPAw9ehMfe&690
http://s10/mw690/001AGwwszy7fPAxm2lX79&690
短短的几个小时,不敢说、也不可能读懂敦煌,只能说刚刚触及了敦煌的皮毛,但敦煌的美、敦煌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摄却需要我慢慢地去品读、细细地去回味。我会在书中与它一次次重逢,直到永远。
http://s6/mw690/001AGwwszy7fPAzHAz3a5&690
http://s10/mw690/001AGwwszy7fPAAWz5n09&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