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猫在村里
老猫在村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79
  • 关注人气:3,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产新政是否能避免误伤?

(2010-09-30 13:29:05)
标签:

杂谈

分类: 猫村闲聊

 

    有关部委近日出台措施,调控房地产市。其中包括对无一年以上当地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地居民暂停发放购房贷款。贷款首付款比例调整到30%及以上;贷款第二套住房的家庭,首付款比例不低于5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1.1倍等。

    各部委出台的各种房产新政,从逻辑上解释,是为了提高房产交易的门槛,降低交易的活跃度,从而进一步给房产市场降温,达到调控的目的。这样的思维,乍一看没大毛病。但引发的一些现象,值得进一步思考。
    在政策出台前几天,某些地方的楼盘就得到了风声,结果引发排队抢购的热潮。原因是,不少人好不容易攒够了首付,听说首付比例要提高,想抢在政策变化之前买房。否则,多出一成的首付款,很可能让多年的住房梦推迟实现,等房结婚的人,还得再等下去。
    伤及无辜——这是很多房产新政无法避免的状况。本来是要打击那些靠倒腾房子赚钱的人,结果打击的是刚凑齐首付的买房人。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比如,对出售自有住房并在1年内重新购房的纳税人不再减免个人所得税,就会使那些想改善自己住房条件,或者家有急事须卖大房换小房的老百姓增加负担,多支出不少钱财。再比如,即将出台的房产税,也会打击脆弱的“中产阶级”,他们多年来省吃俭用,刚还清贷款,现在又面临好大一笔税费。
    一系列的新政,是否真的能使房地产市场冷却下来,使得房价降低呢?短期来看可能让楼市有些收敛,但期望值不应很高。无论个税也好,房产税也好,都很难对真正的炒房人、富裕阶层形成压力。多支出十几、几十万元,对富裕阶层来说不是负担,当然,他们更不可能在意贷款是几成,那些巨富甚至从来不搞房贷。倒是很有可能,普通百姓无法购买的住房,会落到他们手里。如果真的这样,就与中央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一直以来,对各种房产税收能否达到调控房价的目的,都存在争论。实际上,新政出现误伤,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就算房价增幅放缓甚至有跌落,都未必能真正改善老百姓的住房状况。在这里,倒是想给各个制定政策的部委提个醒。税费也好,首付也好,都是手段,不是目的。以收钱的方式过深介入市场,反而会让人有不健康的联想。如果真的替百姓着想,想解决住房难的事,一定要放弃以税费调控为主要手段的做法,要多盖廉租房、限价房,要让暂时凑不到三成首付的人,让被十万二十万元钱挡在买房门槛外的人,有地方住,而且条件要说的过去。只有这样,政府在房产市场前的被动,才能得到改变。和谐不在收多少钱上,和谐也不是口头说说。减轻真正的普通人的负担,让大家觉得未来是安稳的,腰包是安全的,努力工作是值得的,才是和谐的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