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便是千般细烹又如何?

(2009-10-03 16:31:39)
标签:

杂谈

分类: 猫村闲聊

 

 

    整整367年前,农历十月,明朝一位陈大将军花了一大笔钱,给19岁的董小宛赎了身,这才促使她嫁给了冒辟疆。当时的境况是,董冒二人互相倾慕,交往多年,按照姑娘的想法,早就该跟冒辟疆回家了。可冒辟疆却一再推托,借口不是考试,就是照顾爹娘,要么就是国家动荡,反正拒绝了董小宛二三十次,每次都把人家搞得痛哭流涕。你若不喜欢,干脆就明说,可冒辟疆呢?拒绝了人家,又不停地拜访人家,搞得董小宛要死要活。
    这一次冒辟疆终于考中了,往家赶路,董小宛再不肯放弃他,一路尾随,被冒辟疆“冷面铁心”,严词拒绝,让她回家。之后呢,就到了润州,和哥们在船上喝酒,席间,有个从人说,刚看见后面的董小宛了,还穿着纱衣呢。当场朋友就对冒辟疆说:这样的女人你都不要?你想让她冻死啊?说着,另一位陈将军就拍了钱,说,赶紧把她接过来。
    结果还是晚了,那天赶上部队哗变,兵荒马乱,谁找谁都找不到了。最后还是大才子钱谦益跑到董小宛家,把她救到船上,又把她送到冒辟疆家。老冒这才正式申请为董小宛落籍,但后来又“固辞”了她一回。在董小宛的坚持下,没有辞成。
    那应该是董小宛最高兴的事情吧?第二年中秋,大家一起吃饭,在座的有顾眉、李宛君和她们的男朋友。董小宛“轰饮巨叵罗”,把大家都给喝崩溃了。那应该是高兴得忘情。因为冒辟疆不喜欢喝酒,那一次,是董小宛一生中唯一的狂欢。
    董小宛进了冒家,上有公婆和冒辟疆的大老婆,自然就得小心做人。她真的十分乖巧,除了和冒辟疆吟风弄月搞情调以外,还承担起了做饭的重任。比如冒辟疆喜欢吃甜食和腊味,董小宛就在这上面费尽了心思。
    先说她研制出的一种饴露,那是在百花盛开的时候,采集花蕊,用盐梅浸渍,色香经年不变,鲜艳如刚摘下。“入口喷鼻,奇香异艳,非复恒有”。其中最好吃的一种是秋海棠露,海棠花本不香,但做成饴露,味美独冠群花。
    另外一种东西,叫作瓜膏。取桃汁或者西瓜汁,用纱布漉尽丝瓤,用文火煎至七八分,然后慢慢搅糖细炼。最后炼出的瓜膏,浓淡数种,或如金丝内糖,或如大红琥珀。请客的时候拿出来,给冒辟疆挣足了面子。
    董小宛做的豆豉,要先取颜色鲜黄的豆子,九晒九洗,收拾干净,再一粒一粒剥去衣膜,以瓜杏姜桂和酿豉汁等细料相拌,煮熟,拿出来,颗粒可数,味道也比买到的豆豉好得多。她做红乳腐,要将豆腐蒸五六次,再仔细削去豆腐皮,这样才特别入味。
    董小宛如此精心,想必是凝聚了对冒辟疆深深的爱意的。冒辟疆写道,她做的腊肉有松柏之味,风鱼有麂鹿之味,醉蛤如桃花,鲟鱼骨如白玉,油鲳如鲟鱼,虾松如龙须。至于烘兔、酥鸡,是可以拿着当零食吃的。她煮的豆腐汤像牛乳一样,另外,莲藕、笋、蕨、鲜花、野菜,都能被她做成美味吃食。可惜,这些东西,具体的制作方法,都查不到了。
    董小宛传下来的美食有两种,一种叫“董糖”,是她制作出来的一种酥糖。在冒辟疆娶她之前,屡次拒绝她的时候,她除了流泪,就是制作出一包又一包的酥糖,托人给冒辟疆带去。后来嫁到冒家,仍然常年制作这种酥糖,成为冒家的送礼之物,被商家仿造,董糖的名声大了起来。至今董糖还是江南一带的特产。
    另外一种好吃的,叫做“董肉”,又叫“虎皮肉”,是董小宛烧制出来的一种红烧肉,事先要把肉烤一烤,去毛,再用刀划出虎皮纹,再下锅烹煨,烧好后味道从虎纹处进去,非常好吃。现在在网上,就可以查到它的做法。董肉和东坡肉,成了少见的用人姓名命名的红烧肉。
    虽然心灵手巧,但这些吃的董小宛只是做,自己却很少吃。她的伙食,是茶水泡米饭,再加几粒豆豉,或者一点咸菜,就打发过去了。
    要揽住男人的心,先揽住男人的胃。董小宛尽心尽力,在厨房中抒发着自己对冒辟疆的热爱。可惜这些,冒辟疆并不领情。清兵南下,举家逃难,冒辟疆几次都想把董小宛留下来看门护院,而董小宛逆来顺受,什么过分的要求都平静地答应。最后还是冒辟疆妈妈看不过眼,要求带上董小宛,她这才跟着一家人逃走。
    在路上,冒辟疆背痈发作,不能平躺,必须趴在董小宛的身上才能入睡,所以每天晚上,董小宛只能坐着,让冒辟疆趴在自己腿上。她竟然就这么坐了一百多个晚上。
    董小宛终于死了,一种说法是在逃难路上病累而死,另外一种说法,是逃难中遇到清兵伏击,董小宛为了让冒辟疆先逃,坚持要他丢下自己。最后,冒辟疆逃命,董小宛被清兵所掳,受辱而死。人们多倾向后一种说法,因为冒辟疆自己,一直对董小宛的死讳莫如深。
    不管是哪种死法,董小宛都是为冒辟疆而死的。她死的时候,才28岁。
    失去的才是最好的。过了好多年,冒辟疆写下《影梅庵忆语》,对董小宛极尽思念,他说,自己一辈子的福气,都在和董小宛一起的这九年里,用完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