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猫在村里
老猫在村里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79
  • 关注人气:3,1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禁烟不应该寄望“一刀切”

(2009-09-24 22:24:28)
标签:

杂谈

分类: 猫村闲聊

 

    北京市爱卫会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新的北京市公共场所无烟立法草案提交市人大。参与立法调研和草案拟定的首都医科大学崔晓波教授说,新的法规,将要求公共场所100%禁烟,不再存在吸烟室、吸烟区等可以抽烟的公共区域。对在公共场所吸烟者将处以现金重罚。

    禁烟好不好?当然好。吸烟对自己和他人都有影响,努力减少、控制乃至消灭吸烟,是积极的,有益的,包括吸烟者也应该赞同。
    但一鼓脑地将吸烟室、吸烟区全面消灭好不好?这就值得商榷了。几年前的统计,北京市的吸烟者达到了400万人,到了现在,应该不止这个数目。一味地堵住,会不会产生不良效果?最典型的就是法不则众。那么立法的初衷就难以达到。
    去年北京市颁布禁烟规定,可以说达到了一定效果。但是应该看到,许多餐馆之类的公共场所,存在着一阵风现象。风头过去之后,死灰复燃,因为不设吸烟区的餐馆,营业额肯定会受影响。同样的现象出现在巴黎,禁烟法令颁出后,曾遭遇强烈反弹,最后政府不得不做出让步:有露台的咖啡厅,在露台上可以吸烟。
    北京是一个超大的城市,流动人口也很多,吸烟是一种传统的生活方式。移风易俗,一刀切式的思维,肯定不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推行禁烟,如同治水,必须有堵有疏。想毕其功于一役,并不切实。就算实行比欧洲还高标准的罚款,难道不需要人力物力的成本吗?
    合理的做法,首先是要下力气在学校全面禁烟,严禁将香烟销售给低龄人群。禁烟要先拔根源,青少年不吸烟了,烟民的数量就会逐步减少。其次,就是要求公共场所有独立的吸烟区(室),避免吸烟者影响他人,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地减少吸烟区(室)的面积,经过一段的努力,再达到公共场所完全禁烟。
    当然,最重要的是,切忌政府部门只说不,只罚款。要是真心想禁烟,就要鼓励和补助戒烟药物与产品,帮助吸烟人群戒烟,这也是发达国家通行的做法。我们现在市面流行的戒烟产品,不仅昂贵,而且效果也缺乏权威评判。
    禁烟确实是大势所趋,但反烟者决不能摆出大义凛然的姿态,歧视吸烟者,把自己放到道德神坛上。更不能只把罚款作为目标。无论是立法还是执行,都要有理有据有办法。当然,巨额罚款的去向,更有必要向公众交代清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