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发布2009年城市居民财富报告称,城市居民33%属于节余比例低于10%的“月光族”;消费比例高于收入60%的人达46%。七成居民为收入单一群体,一旦工作收入中断,个人和家庭很可能陷入瘫痪状态;近30%的受访者家庭负债比率高于40%,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近期的一系列措施,都在鼓励人们花钱,例如部分住房贷款实行七折利率、买车买家电可以以旧换新等等。理由很简单,只有消费了才能刺激内需,内需拉动了,经济才可能更快走出谷底。
然而,招商银行的这份报告,给满怀期望等着人们花钱的商家与专家们兜头浇了盆冷水。原来这么多家庭的财政状况如此糟糕、经不起一点折腾。用招商银行的话来说,叫“亚健康”。能把债还上就不错了,增加消费肯定是件困难的事情。
招商银行把形成“亚健康”的原因归结为部分居民不会消费,应该承认有这种现象。但要是有这么大比例的人群都归入不会消费之列,那就太低估人们的智商了。真实的情况是,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在为教育、医疗、住房而苦苦挣扎,背上债务,实在是迫不得已。
结个婚有多难?养个孩子有多难?买个房有多难?相信大多数城市居民都在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在长年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在工作随时有可能失去的情况下,大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数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曾透露,2008年中国的储蓄率为51.3%,似乎是大家有钱不敢花。但央行行长周小川告诉大家,企业和政府储蓄的大量增长才是真正的推手。真实的情况应该是,个人与家庭的储蓄并没有增加多少。钱是交给银行了,但不是储蓄。
凡事就怕联想。一说到这儿,想起了上海倒楼,那帮买房的哥们儿,房没了,还得还贷款。这就好比,顾客买了台电视,银行先把钱垫了,顾客要还银行的钱。结果电视还没搬回家就让商家给摔了……房子没住上,钱还得还下去,搁谁谁都得冤。生意是三方做的,难道风险都要转嫁到顾客头上?雷全让买房的人顶着?那这居民就不是“亚健康”了,就是真倒霉。
银行干吗不去申请把房地产商的财产冻结了呢?按理说,最该负责的是房地产商,他们有责任把大家的损失降到最低点。跟客户较什么劲啊。
这事让人太看不懂了。看来要懂中国的消费,还真难了。
说回“亚健康”。“亚健康”的意思就是脆弱,就是快见底了。要知道,这决不仅仅是三成还是四成家庭的问题,因为没有贷款的家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贫困家庭或者老年化家庭,而贷款的家庭,背后也有一个或数个关联家庭,比如他们的父母或者亲属。一旦经济破产,很可能波及其他。
中国的贫富差距几年前就突破了基尼系数的安全线。一方面,奢侈品消费增长,少数极度富裕的家庭肆意挥霍,另一方面,多数家庭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谁也不愿意看到两头小中间大的纺锤形社会迅速减肥,不愿意看到更多的人付出勤奋努力之后仍然陷于危险。
随着拆迁大潮,城市平民被基本剥夺完了,现在垄断及不合理税费的黑手又伸向所谓白领,那些梦想着自己成为中产的人。房价居高、教育收费、医疗昂贵、汽油涨价,都可能成为压垮城市居民的稻草。
决策者们应该有危机感,减少不合理的税费征收、增加居民收入、平抑物价,关键是,提供给人们更多公平的机会。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人们的安全感消失了,GDP高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迷醉于歌舞升平,喜欢和某些狡诈商人混在一起,迟早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