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议大家去看看电影《疯狂的赛车》,是由《疯狂的石头》那个班子拍的,依旧很搞笑。在电影院里,几乎从头到尾都有人在笑。
电影的好处,相信会有很多人说的,我就不说了。我想问的是,看电影的人们,你们看到了最后的结局了吗?比如,那箱子买毒品的美金,最后到底到了谁手里?
估计有一半人没看到。那些美金,实际上是放在耿浩师傅的骨灰盒里,埋到坟墓中去了。
为啥说有好多人没看到呢?因为这个桥段,是穿插在片尾字幕中的。走些字幕,放些镜头。那个时候,电影院的灯已经亮了,好多人觉得电影已经放完了,忙不迭地往外走。人走空了一半,那个骨灰盒的事情才出来。

那箱子钱最后哪儿去了?
就要说说片尾字幕的事情。好多年以前,北京的电影院放电影,一到片尾字幕,就没了,为的是赶紧清场,赶时间。记得当时有人曾经写文章说过这事,印象特深的是这句:对于片尾字幕,观众有权不看,影院没有权利不放。
后来知识产权意识强了,大多数电影院都坚持把片尾字幕放完了。只是在放片尾字幕的时候,基本都要开灯,开灯就是让大家赶紧走的意思。有时候我也挺奇怪,为什么电影开始前放广告的时候,灯灭得那么快,可电影还没完,灯就亮了呢?
其实我也不是每次都看字幕,但在我觉得电影特别好看的时候,就愿意在电影院里把字幕看完。我觉得看字幕,是对影片创作人员的尊重,是一种致敬的行为吧。
另外还有几个原因。
一是像《疯狂的赛车》一样,有些故事的结局,是在字幕中穿插交代的。
二是像成龙电影那样,字幕中会穿插些拍摄花絮。
三是片尾字幕的音乐很震撼,干吗去电影院啊?听声儿是个重要因素。例如《星球大战》等大片,片尾音乐后来都成名曲了。
四是有些片尾制作得实在是精美,特别是一些动画片卡通片,例如《狮子王》,还有那个《老鼠厨子》,人人都能当厨师那个。当然还有《功夫熊猫》。
我的意思是说,不好好看字幕实在不是一个好习惯,会错过很多好东西。散场又不记考勤,赶什么劲儿的啊。街上永远都那么堵,早出去几分钟,未见得就能早回家是不是?急着上厕所的另当别论。
还有,我觉得放片尾字幕的时候开灯,是电影院对观众权利的一种侵犯。花钱买票进来的,有人不爱看,还有人爱看呢,凭什么就开大灯啊,凭什么不把电影放完就送客呢?真有急着走的,开盏小灯就行了。
要说北京电影院的硬件,大多都没的说了,再注重下细节就好了。这个,算是建议,对影院,也对观众。
(图片来自新浪娱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