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件事情说得挺热闹,那就是韩国好多政要以“全国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的名义,给总统李明博提建议,让他采取措施推广在小学里的汉字教育,要把汉语当母语而不是外语云云。大家津津乐道此事,是因为这些年有些韩国人膨胀得不得了,一个劲地数典忘祖,“去汉字化”会让他们丢了真正的历史。现在,终于有明白人说话了。
别人家的事情,咱们去评说,自己家的事情也得搞清楚。问个问题,咱们自己的汉字教育像样么?我看就不是特像样。不信请诸位拿起笔来,在纸上写出自己的名字。我敢说,在中国夸自己字写得帅的人,绝对没有夸自己长的帅的人多。
说到汉字,有个事情俺印象深刻。小时候,俺是认真临过字帖的,柳公权的。但后来这功夫废了,为啥呢?是因为俺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转学了,新学校的语文老师有个要求,那就是写字必须要像印刷体,横就是一条水平横线,竖也得笔管溜直,稍微斜一点,或者顿一顿,就得不了优。俺拿着只得良的小本没法跟娘解释啊,俺能说,因为俺写得像柳公权,结果被扣分了么?俺的字就是那一年给写废的。我的字没有我爹写得好,我觉得和那年受到的教育压迫与误导有关。
不过尽管如此,还是有些人说我的字写得好。为啥呢?首先,俺的字写得还是清楚的。第二呢,好歹有点间架结构,写出去不添彩,但大多时候也不丢人。第三,是别人的字写得太差了。真的,有些大学毕业生的字,乃至有些作家的字……唉,俺就不说什么了,都是熟人。有时候真分不清楚是中文还是日文,甚至分不清楚是中文还是英文。
俺家附近有个小PIZZA饼店,店虽然小,但去的明星大万儿可不少,店家也有心,请他们在外卖PIZZA的盒子上签名,然后把那些盒子陈列起来,还挺成规模的。但那些盒子上的字,真让人一眼看明白的可不多,有好多得连猜带蒙。要往好说呢,那叫龙飞凤舞,要往差说呢,那叫蜘蛛爬。有时候我真想把那些字都拍照回来,让大伙猜猜都是谁。可后来想想还是算了,给偶像们留点余地吧。
其实,这个并不赖他们,这件事情,要赖就得赖在学校那儿,赖在教育部那儿。考试不考啊,学校也不教。现在还有多少学校让学生描红模字啊?更别说临帖了。本来孩子负担就重,既然不考,谁还抻这茬儿啊?
俺知道古代考试,就是要考字的。字不好的,考官连文章都不细看,直接把答卷就PASS了。大文豪文征明先生,据说开始字写得不好,连秀才都考不上,后来人家发奋苦练,每天都抄《千字文》,还拜了名师,成书法家了。所以呢,我就对这教育有意见,你不考,人家怎么练啊,有功夫都练钢琴去了。你说这叫“去汉字化”吗?别再有那么一天,韩国小学生那汉字写得比咱们小学生好看了,人家又说汉字是他们发明的了,那咋办?
说到这儿呢,我就忍不住想说说那些老穿着汉服、烧香磕头拍照片的大学生们了。弘扬民族文化没错,但您觉得自己是文化人儿了,不在衣服上,而更是该在字上。为啥不花点精力,号召大家把字写好呢?我觉得,办个书法协会,搞搞书法展览,毛笔的不成咱来硬笔的,都行。形成风气么,得踏实,从一点一滴做起。
以此类推,我觉得那些嚷嚷国学的教授们,那些开孔子学院的老师们,都得重视重视汉字书法。要不再过几十年,那写得好的字,真该只能在碑上看见了。
现在大家用电脑多,写字少,提笔忘字,对汉字书法的需求又降低了。不过话得这么说,汉字是咱的脸,咱出去签个合同啊,写个声明啊,那还都得靠写字,好歹也得差不多。不要求大家都成书法家,写清楚了,别太难看,行不行?
最后呢,我还得念叨念叨一个叫国家语委的机构。我不知道这个机构是干吗的,它的存在是不是对咱们的文化有好处,但我对它的一些做法耿耿于怀。比如说吧,确凿(ZUO)非改成念确凿(ZAO),我就不知道是动了哪根筋。难道电视台播音员坚决念错字,就算约定俗成了?咱就得随着他们?不作为也就算了,别帮倒忙行不行?
俺高考的时候语文考了整整100分(满分120),就作文扣的分多,基础知识没扣多少,特别是拼音,应该是最好的。可俺现在发现拼音不准了,好多当年的错的,现在变成了对的。俺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反正,现在广告特爱用谐音字,通假一下,也凑合说得过去。网上聊天呢,爱用火星文。上个QQ或者MSN吧,一大堆表情,啥意思还得猜。报纸上一条新闻,看半天找不到主谓宾……俺就担心,再不重视一下,咱们就真“去汉字化”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