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猫村闲聊 |
神手小抄
人人都想着发财致富,可写字这个行当,如果不熬个十年八载,成大腕就难。成大腕儿的人毕竟少,而且混迹文坛风险也大,就像踢足球,万一进国家队前闹一骨折,一江春水可就付东流了。
张大罩子,原本是某小报记者,做了几年,也觉出辛苦来,便休闲在家,憋了三天三夜,终于憋出了新行当。他订阅了一百多份小杂报,然后给全国各地的报纸打电话。因为有些小名声,便兼了八十家报纸“驻京记者站站长”。每天干的事,是把文化报的文章传给消息报,把消息报的稿子传给服务报,再把服务报的稿子传给生活报,热热闹闹。张大罩子脚踏八十条船,稿费单多多,一夜便进斗金。
刚开始,张大罩子还有些顾忌,改个标题,改个署名。可是业务繁忙,改字儿嫌累,索性省了这道工序。这下坑苦的是报社记者--有一天记者小豆莎就被总编气势汹汹地揪到办公室,把一沓的报纸甩到他面前--大江南北八十家小报都登了小豆莎同一篇文章,连标点符号都不改,总编骂她一稿多投,小豆莎一头雾水,她哪儿知道这是张大罩子捣的鬼?张大罩子干得兴起,索性把书房的“外联升斋”的匾摘了,换上“小新华社”。
张大罩子集腋成裘,人送外号“神手小抄”。他买车买房,衣食不愁,开始决定写点自己的东西——专访一千名歌星。张大罩子心想,每篇稿费百元,发八十家,写一千个,就是八百万,岂不成文坛首富?谁知撂笔时间太长,坐在窗前望月,就憋不出词儿来,只好写刘歌星曾对月独自垂泪,李歌星默默燃起红蜡烛,赵歌星失眠数星星,王歌星起夜煮面条。写的一多,也就串了,张大罩子也就索性一路写将下去。萝卜快了不洗泥。
有一天,张大罩子接到外地某小报主编电话,主编问:“你们北京歌星是不是都有毛病?”
张大罩子愕然:“怎么了?”
“您老人家写稿,好歹也体谅体谅我们当编辑的——你已经写了二十多个原创歌手,在拉屎的时刻灵机一动,想出词儿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