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88西藏日记(18)

(2007-01-31 20:22:51)
分类: 猫村回忆录
西藏日记(18)
    对了插一句, 8月9日早上,我在西藏展览馆门口见到了吴琼,他是我小学同学,现在北京警官大高级警卫专业。这次和他一同学来藏,刚去转了林芝回来。我们站在小雨中,抽着烟,聊着,共享他乡遇故知的快乐。
 
    西藏台现在有对外部,广告部,译制部,节目制作部,总编室。不知哪个领导发了话,新闻部分了出来,成了与整个台平级的一个单位。我详细询问了卖片子的情况,对此兴趣盎然。
    在空闲时间,我还与一只大狗交上了朋友,我用巴甫洛夫的反射学说训练它,不管白天还是夜里,只要我一唤“休!”(藏语“来”)大狗便箭一般冲过来,伏在我面前。
    电视台依山而建,电视发射塔就耸立在著名的药王山上。这里原是藏医学院所在地,叛乱时叛军躲在上边,被解放军整个轰平了。现在山上还有很多小洞。伸手一掏,就能掏到“嚓嚓”(泥质模铸的佛像,多为宗喀巴大师像。)
    电视台院子不小,中间有空旷的草地和树林,有鸡,鸭,鹅,狗,猪,在其间游戏,据说从前曾有几条狗勾结起来偷鸡,后来给赶走了。雨后,树林里能捡到蘑菇。
1988西藏日记(18)
(1988年的西藏电视台是我见到过的最破烂的省级电视台)
 
    我每天在电视台研究西藏文献资料,摩拳擦掌以求一逞。不想在雪顿节前一天,得到通知,由于经费没有谈妥,该专题停拍,我的想写出精彩解说词一炮打响的阴谋也胎死腹中。看来狮子大开口是电视界通病,就如同老话所说:打更的没有不睡觉的,喂马的没有不偷料的。此番雪顿组向旅游局要钱要车,要住拉萨饭店要吃大席,旅游局毛了,不拍了。
    专题不拍了,素材还是要拍。
 
    话说8月12日早晨6:15分,我们在雨中把机器设备装上车,向西而去。这里比北京时间要晚上两个小时左右,城里一片漆黑,只有拉萨饭店前面立着的假日饭店联号系统的绿色招牌亮着,看来搞饭店管理的人精于心理学,这样的绿色在黑暗中给人一种安宁恬静之感,令人会不由自主地想停下歇息。
    丰田巡洋舰真像一只船,在汪古日山下的公路上颠簸。司机也叫汪多,他技术高超,那次在拉萨医院我亲眼看到他呼地一下把车开进小门,两边各有一拳的余地。
    在山路上挤满来朝佛的人们。路旁的林中隐约能看到各种汽车和高高矮矮的的帐篷,有的帐篷冒出了烟,是煮早茶呢。
    车到山下,我们一行四人开始往上爬,没有手电,深一脚浅一脚的,还经常有大狗从我腿边夺路而行。陈浩手提波西110走在最前边,我紧跟其后,扛着价值一万美元的西德王牌脚架。
 
    关于这种脚架,还有个故事。
    话说人大新闻系85电视班张伟,以扛机稳健著称,素被誉为“活的三角架”以及“不倒的三角架”。
    该名头越传越响亮,以至飘洋过海,传到西德王牌脚架公司。老板很不服气,就特意把张伟请去,与王牌脚架中的拳头产品一比高低。
    比试内容花样繁多,包括抗冲击测试、强度测试、水平测试、云台旋转测试、平稳测试、升降测试,还有一些特殊试验——包括把张伟和王牌脚架一起从300米高空扔下来,放入200米深的海底承受压力,以及在实验室经受80℃以上的高热和一60℃的高寒。且说张伟一路过关斩将,与王牌脚架难分高下,直至迎来最后一项试验,把张伟和王牌脚架一起放在一个震动台上,看谁先倒下。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天两天,到第三天,王牌脚架终于“咯吱”一声散架,轰然倒下,再看我们的张伟,双脚站成丁字步,挺胸收腹,稳如泰山。各评判员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我们走了十分钟,来到哲蚌寺前,这时我已气喘吁吁,汗湿衣背。在哲蚌寺大殿前的长廊上,灯火通明,西藏台为雪顿节派出的九个摄制组基本都在此聚齐,真是倾巢出动了。长廊上有不知名的怪鸟无声地飞来飞去,翅膀的阴影投射到色彩艳丽的大幅壁画上。
    我和陈浩找了支手电去探路,寻找机位。我们看上一幢平顶白楼,但外面的院墙大门锁着。这时哲蚌寺的侧门开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喇嘛走出来,陈浩走上去用藏语询问,我站在两步外看着。从侧门望进去,哲蚌寺大殿里一排排酥油灯亮着,火苗闪动,忽明忽暗,映出喇嘛们隐隐约约忙碌着的身影。一股风从殿里卷出来,我打了个冷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