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猫村吃喝 |
海鲜味道不对
“去海边吃海鲜”——这是一个多么诱人的主意。想到这句话,就会想到北戴河和南戴河,那里的海鲜已经排好队向我们招手了,快来吧,快来吧。
杀到南戴河已经是夜里十点,没去住处,先一头扎进海边的饭馆,冲那些水里吐泡泡的鱼虾蟹们咂咂嘴巴。老板说快打烊了,给我们便宜算,要了条海鱼红烧,要了些贝壳翻炒,还要了些海蛎子熬豆腐汤。有牡蛎的,本来想生吃,结果一句话没点到,给煮了,味道大跌。这一顿200多。
在北方吃海鲜,总觉得不是那么到位,想了好久,才找出原因来。北方人不像广东人那么在意海鲜,基本上就是几条:煮、蒸、炒、炸、熬汤。海鲜当然鲜美了,只可惜一点,粗糙的加工方法没有把海鲜的精致高贵显现出来。有一次去山东出差,接待单位每顿要上只龙虾,他们把龙虾给炸了,再浇上甜甜的汁,好比一条松鼠桂鱼。就这么吃了两天,我们终于忍不住了,央求食堂的大师傅:快别再炸龙虾了,还不如直接炸点排骨呢,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南方人可不会这么粗暴。记得有一次在三亚喝醉了,第二天想喝点汤,便到饭馆里点一条海鱼。人家把鱼肉烧了一盘,鱼皮煲了鲜汤,鱼头鱼骨滚在粥里,把人吃得那叫一个熨贴。我想,这可能和不同地域人的不同性格有关系吧。
还是说回南戴河吧。第二天早晨去海边溜达,就看见一凉破旧的农用小卡车停在那,一对夫妻支着个煤气炉子,上面放着一锅水,叫卖海蛎子。他们的要价是4块钱一斤,这说明昨天晚上的饭馆老板不仅没有优惠,而且还暴宰了我们一道,因为饭馆的“优惠价”是一斤20块钱。不过尽管便宜,我们还是决定不吃。一大早就蹲在卡车旁边吃海鲜,怎么想怎么觉得是在对付事儿。
后来,这种对付事儿的感觉就越来越重了。比如进了餐馆,只要点好菜,立刻就感到在被催促。我去后厨看了一眼,大师傅们旋风般地把所有吃食,不管是贝壳还是螃蟹,只要是需要煮的,都塞在网兜里,拿水一冲,直接堆到一口大锅中,堆积如山。至于出锅时哪个是哪桌的,只有天知道。服务员是旋风般地上菜,把菜盘往桌子上一搁,再想找她可就难了。客人实在是太多,能吃上就不错,想搞点高雅的情调,没门儿。
这个时候,就明白人家为什么会告诉你,牡蛎是不能生吃的。因为在撬开生牡蛎是一件颇为费力气的事情,也需要技巧和耐心。在这样高节奏的饭馆中,谁有工夫去撬牡蛎呢?更何况还要挤柠檬汁在上面。
对于食客来说,吃海鲜是一件雅事,对于饭馆来说,吃海鲜只是一单生意。点完菜了,生意就完成了,快吃完快走,还要招呼下一帮人呢。也许这种心态,就是味道不对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住处附近,正好有个养殖场,进去一转,养的全是一种叫翻车鱼的东西。那鱼呈菱形,静静地趴在池底,可一旦要是游起来,就像海底的飞碟,唰地一下,动作迅猛而飘逸。当然它也是很好吃的了。买了肥肥的一条,去饭馆,嘱咐做成清蒸。过了半晌,鱼端上来,尝一口,居然蒸老了,肉已经柴得不行。
就这又急又糙的做法,真是糟蹋啊。当时就心疼得不得了。
所以说,去南戴河北戴河吃海鲜,千万别抱太大的希望。那饭吃得跟打仗似的,即便人不多,也像打仗,饭馆老板们打仗都打惯了,让他们慢下来,是不可能的。
(最后奉送一条友情资讯:如果实在忍不住还是去了,也要尽量在北戴河吃饭。北戴河饭馆中的海鲜,要比南戴河便宜一半,更何况还可以在自由市场买完,再去饭馆加工。两地相距不远,开车也就10多分钟。)
杀到南戴河已经是夜里十点,没去住处,先一头扎进海边的饭馆,冲那些水里吐泡泡的鱼虾蟹们咂咂嘴巴。老板说快打烊了,给我们便宜算,要了条海鱼红烧,要了些贝壳翻炒,还要了些海蛎子熬豆腐汤。有牡蛎的,本来想生吃,结果一句话没点到,给煮了,味道大跌。这一顿200多。
在北方吃海鲜,总觉得不是那么到位,想了好久,才找出原因来。北方人不像广东人那么在意海鲜,基本上就是几条:煮、蒸、炒、炸、熬汤。海鲜当然鲜美了,只可惜一点,粗糙的加工方法没有把海鲜的精致高贵显现出来。有一次去山东出差,接待单位每顿要上只龙虾,他们把龙虾给炸了,再浇上甜甜的汁,好比一条松鼠桂鱼。就这么吃了两天,我们终于忍不住了,央求食堂的大师傅:快别再炸龙虾了,还不如直接炸点排骨呢,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南方人可不会这么粗暴。记得有一次在三亚喝醉了,第二天想喝点汤,便到饭馆里点一条海鱼。人家把鱼肉烧了一盘,鱼皮煲了鲜汤,鱼头鱼骨滚在粥里,把人吃得那叫一个熨贴。我想,这可能和不同地域人的不同性格有关系吧。
还是说回南戴河吧。第二天早晨去海边溜达,就看见一凉破旧的农用小卡车停在那,一对夫妻支着个煤气炉子,上面放着一锅水,叫卖海蛎子。他们的要价是4块钱一斤,这说明昨天晚上的饭馆老板不仅没有优惠,而且还暴宰了我们一道,因为饭馆的“优惠价”是一斤20块钱。不过尽管便宜,我们还是决定不吃。一大早就蹲在卡车旁边吃海鲜,怎么想怎么觉得是在对付事儿。
后来,这种对付事儿的感觉就越来越重了。比如进了餐馆,只要点好菜,立刻就感到在被催促。我去后厨看了一眼,大师傅们旋风般地把所有吃食,不管是贝壳还是螃蟹,只要是需要煮的,都塞在网兜里,拿水一冲,直接堆到一口大锅中,堆积如山。至于出锅时哪个是哪桌的,只有天知道。服务员是旋风般地上菜,把菜盘往桌子上一搁,再想找她可就难了。客人实在是太多,能吃上就不错,想搞点高雅的情调,没门儿。
这个时候,就明白人家为什么会告诉你,牡蛎是不能生吃的。因为在撬开生牡蛎是一件颇为费力气的事情,也需要技巧和耐心。在这样高节奏的饭馆中,谁有工夫去撬牡蛎呢?更何况还要挤柠檬汁在上面。
对于食客来说,吃海鲜是一件雅事,对于饭馆来说,吃海鲜只是一单生意。点完菜了,生意就完成了,快吃完快走,还要招呼下一帮人呢。也许这种心态,就是味道不对的根本原因。
我们的住处附近,正好有个养殖场,进去一转,养的全是一种叫翻车鱼的东西。那鱼呈菱形,静静地趴在池底,可一旦要是游起来,就像海底的飞碟,唰地一下,动作迅猛而飘逸。当然它也是很好吃的了。买了肥肥的一条,去饭馆,嘱咐做成清蒸。过了半晌,鱼端上来,尝一口,居然蒸老了,肉已经柴得不行。
就这又急又糙的做法,真是糟蹋啊。当时就心疼得不得了。
所以说,去南戴河北戴河吃海鲜,千万别抱太大的希望。那饭吃得跟打仗似的,即便人不多,也像打仗,饭馆老板们打仗都打惯了,让他们慢下来,是不可能的。
(最后奉送一条友情资讯:如果实在忍不住还是去了,也要尽量在北戴河吃饭。北戴河饭馆中的海鲜,要比南戴河便宜一半,更何况还可以在自由市场买完,再去饭馆加工。两地相距不远,开车也就10多分钟。)
前一篇:许松鼠之十九:现场直击黄灿灿
后一篇:1976年夏天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