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城市有多少没用的东西?

(2006-04-09 02:19:37)
分类: 猫村闲聊
我们城市有多少没用的东西?
 
家住平西府,道路拓宽,心情舒畅,谁知道十字路口红绿灯安了小三十个——没错,我数了不止一次,每当开到这个路口,满眼都是花花绿绿,尤其是晚上,红绿灯就像歌厅门口的霓虹灯一样,让人产生恍惚的感觉。当然,路是不容易看清楚的,因为满脑子都在琢磨走还是停,而且南北向的立汤路,路灯基本不亮。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路口,崭新的马路,却给了人这么多要判断和反应的事情。即使是同方向的红绿灯,它们的变化也不是同步的。
没人解释,也没有任何说明,我不知道安装这么多灯的意图何在,所以,我认为这就是多余,就是没用的东西。不仅没用,而且还容易产生事故,是城市的累赘。
累赘的东西还出现在公共汽车上。以前我坐公共汽车,在座位上坐着,想扭头看看窗外的风景,却突然发现,玻璃上有一个金属横杠——显然是固定玻璃用的,恰好挡住了我的视线,当然也就挡住了所有坐在这里的人的视线。想看看宏伟壮观的天安门么?对不起,得把脖子抻起来,或者把头低下去。
因为住在郊区,必须开车上下班,所以有好几年没坐公共汽车,看着公共汽车的车型日新月异,心想这个横杠总该挪挪位置了吧,谁知道前几天和同事聊起此事,他们说,还是这样,还是横杠恰巧把眼睛挡住——这个时候,我不得不佩服设计师的执拗,或者叫麻木也行。他们自己设计的车,自己没坐过吗?
于是,决定做一次“公共汽车上的为什么”的专题。让记者上了车,看见什么不懂的就去问。结果头一眼,就看中了售票员面前的小台子,上面有两个圆孔。记者问,这圆孔是干什么的,售票员回答是放水杯用的,水杯放进去不会倒。记者问,那第二个圆孔呢?这下把售票员也给问住了。是啊,干吗有两个呢?
我们的小区里,有很多底下带轱辘的垃圾桶,黑的、蓝的,分别代表可降解垃圾和不可降解垃圾。这就让人够晕的了,每次扔垃圾前,都要琢磨什么叫降解,手里的瓶子能不能降解。最可气的是,这些垃圾桶都是翻盖的,也就是说扔脏东西的时候,必须用一只手打开盖子,忍受难闻的气味,才能把垃圾扔进去。夏天,那里面可真是什么都有,到了冬天,大风一吹,垃圾桶们滴溜溜乱跑,有时候就跑到停车位的后面停下。谁要想把车停进去,就必须下车推开垃圾桶;在把车倒出来的时候,也要格外小心,留神会不会有垃圾桶在车后面等着被撞翻。
其实,小区里是根本不需要装备这样的垃圾桶的,因为大家的习惯,就是把成袋的垃圾放在自家门口,每天都有物业的保洁员来收。我想,这些垃圾桶一定是某次环保行动的时候添置的,但它们的确没用,它们甚至给小区添了不少的乱子。
留心一下,我们的城市的确有不少没用的东西,比如某些立交桥下,就有着大片荒芜的空地;比如一些道路,有的是刚修好的,却用隔离墩拦住,成了大爷大妈们晨练的场所。不知道设计者是怎么想的,也不知道管理者看着这些东西,会不会感慨城市太大,好多事情收拾不过来。比较有趣的是,有些宏伟的建筑,总是给人先天残疾的感觉——四环路和五环路与机场高速路相交处,都有着规模巨大的立交桥,但偏偏从这两座桥无法驶上进城方向的机场高速,如果进城,要么先向出城方向走,到下一出口交五块钱,掉头,再重新回高速路,再交五块钱;要么,就只好驶进京顺路——而京顺路的拥堵也是出了名的。在这一地段,有望京小区。估计住在这里的人,不少在为这两座桥郁闷。听说望京正在修建通向三环路的新出口。其实不用修新的,把这两座桥短缺的那条胳膊给安上,交通状况就会改变很多。
每个大城市都有些没用的东西,比如说伦敦吧,很多地下铁线路就被废弃了,结果那里成为另一个世界,据说有好多导演喜欢到里边去拍恐怖电影。但有一条,人家没用的东西大多是旧的,是被淘汰的,而我们,一些崭新的东西,看着就没用,就没法做出合理的解释。
人们的生活成本为什么会高?为什么会对城市有不满和抱怨?我想,这和我们城市里的废物有着直接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