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
——明.李贽
“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李贽在强权高压的专制时代说出这样的话,足见其胆识过人。李贽参禅,他的这种思想能在佛教中找到根源。佛教认为“众生平等”,世间生灵万物没有贵贱高低之分。“万类霜天竞自由”,往深里想,世间生灵,同生同长在蓝天下,大地上,呼吸吐纳其间,生长着,凋零着,确实不能简单地以“谁高谁低”这样论之。世俗的观点往往夹杂着各种欲望,扭曲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在李贽眼里“圣人”和“众人”别无二致,“圣人”和“众人”平起平坐,原来“圣人”和“众人”之间根本没有不可逾越的大壑。将所谓的“圣人”从神坛上拉下马,让“圣人”由“圣”到“人”,还原其本来面目,让其与“众人”一样真实鲜活。尊崇“圣人”,千年来一直纠结着人们,不知“圣人”到底为何,只是人云亦云,随声附和罢了。这些都被异常精明的集权统制者们巧妙地加以利用,从而使自己的统制得以根深蒂固,而且披上圣洁的面纱。“世人皆已酩酊醉”,不错,“众人”太容易被那些所谓的崇高迷惑了。于是“众人”在
“圣人”面前膝盖打弯,不由自主地行跪拜大礼。在常规思维中,“众人”对“圣人”的顶礼膜拜是天经地义的事。要命的是,这种“常规思维”直到现在还如影相随,令人难以摆脱。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肯定有不少才智之士有与李贽相同的观点,但都没有勇气说出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要感谢李贽这样的“狂人”,他敢言别人之未敢言。几百年过去了,李贽的言论仍然震耳发聩,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留给我们的思考空间仍然很广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