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它写得省净、平易、自然,眼前景,口头语,用闻一多的话说是:“淡到看不见的诗”(《孟浩然》)。但是,它的朴实、恬淡、亲切,正和所描写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纯朴诚挚的情谊,构成一幅优美宁静的农村风情画,韵味天成。
——夏传才《诗词入门》
在孟夫子的眼里,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有一层淡淡的金光,充满着画意诗情。“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在孟夫子的笔下多么清新可爱,最简单的物象中,却蕴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情致,“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就是孟夫子的过人之处,从不会为造情而砌词堆句。如沈德潜所说:“篇法之妙,不见句法”,妙就妙在天然纯真。
孟夫子的这首诗,与王维的《渭川田家》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不事雕绘,希求的是田园中的自然本真。孟夫子与王维酬唱颇多,有着深厚的友谊,他们都向往田园山水,在田园风光中寄托自己别样的情怀。正因为有这样非同俗流的情怀,他们才能酝酿出这样的诗篇,情怀决定诗品,此言是不虚的。
“诗词是表达幽微情意的妙手”,这就是诗较之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妙处。“幽微的情意”高度浓缩在这短短的几十个字中,乍看起来“语淡”至极,细细一品便觉得醇味无穷,余香满口。但是你若要感受这“幽微情意”,你必须也要有善于感知体悟的“幽微”的心,这很重要,不然多好的诗,也品不出个中滋味,都是土气息,泥滋味,这可真真是荼毒了好诗。
闭上眼睛,浸在孟夫子所营造的诗境中,也想那绿树、青山、村舍……还有那小村旁静静流淌的小溪,忘记归路,神游其间,与孟夫子的心一起搏动着,千年的时光距离近在咫尺,在真实与迷离中与孟夫子携手田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