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Happy紫屏风
Happy紫屏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935
  • 关注人气:1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进温儒敏的语文教育思想——读《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有感

(2020-03-30 11:24:37)
标签:

教育

杂谈

图片

分类: 读书感悟

走进温儒敏的语文教育思想

——读《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有感

滕州市兖矿鲁南化工厂区学校王春静

走进温儒敏的语文教育思想——读《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有感

陪女儿到书店买书时偶遇《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此书,我是最先被“温儒敏”这个名字吸引的。这个名字是现在的中小学语文老师们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因为这个名字出现在我们每一册的语文课本封面上,因为他是现行的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总主编,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是中国教育学会等机构评选的“当代教育名家”。

拿起这本书,我首先被它水墨画般淡雅的封面设计和封底这样直击人心的话语深深吸引:“《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总结了温儒敏教授近年来关于语文教育的新思想、新探索、新见解和新方法。在本书中,温教授从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语文教学和语文高考等方面切入,深度剖析中小学语文教育核心问题,为破解诸多语文教育难题寻找途径和方法。”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书,通过目录,我清楚地知晓了这本书的框架结构和内容概要。全书共有前言、六辑和附录(《光明日报》所载报道《温儒敏:办教育要守正创新》;《记者手记:视角敏锐源自做事专注》)三大部分构成。六辑分别是课改步子稳一些、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聚焦语用”与“读书为要”、语文高考改革的曙光、文学课堂掠影和中文学科的困境与前瞻,分别涉及到语文课改和课程标准,包括如何认识语文学科的功能特点,如何看待十多年来实施的课改等;涉及到关于教材编写,如何用好“部编本”语文教材;涉及到语文教学,要“聚焦语用”,要抓住培养读书兴趣这个“牛鼻子”,还谈到教师要当“读书种子”;涉及到语文高考,有语文高考命题改进的趋向的分析,以及高考作文、高考改革等;涉及到文学课该如何上,中学语文教学该如何进行;涉及到中文学科历史、现状与困境。

我仔细地阅读了本书的前言和附录,从中了解到编著此书的前因后果,初步领略到了温儒敏教授对语文教育的真知灼见,也感受到一位教育大家的温文尔雅和虚怀若谷。这本书的论述里,既有中小学语文教育,又有大学语文教育;既有教育理论,又有教学实践;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思辨;既有教育思想,又有教育人生!一本420页的书,内容竟然如此丰富如此精彩!我毫不犹豫地决定购买此书,迫不及待地想走进温儒敏的语文教育思想!

利用这个超长版的寒假,我认认真真地读完了这本书,此时此刻掩卷深思,倍感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读完此书,我对语文学科的定位、语文课改、语文新课标及语文素养等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语文就是母语学习的课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当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中学语文改革应该考虑大多数人的问题,首先要解决他们基本的读写能力,特别是阅读的能力,还有一般信息处理和文字表达、语言交际的能力,这是中学语文最基本的功能”;“课标就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也是管理和评价课程的依据。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都应当以课标为依据。”

读完此书,我全面了解了“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总体特色、整体思路、框架体例及新变化新突破,能更好地掌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这套教材重新确定语文教学的“隐在体系”,落实语文素养构成的知识点、能力点,要努力做到“一课一得”;教读和自读的课型的区分更加明晰;部编教材更加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特别强调课外阅读,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制,形成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制,提倡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识字写字教学更加讲究科学性和教学效果,落实“多认少写”原则,将拼音教学内容简化和推后;写作教学内容的编写在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又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同时还非常注意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比较有“抓手”,比较方便教学实施;综合性学习减少课时,提高效果,设计上加强了和阅读、写作课的练习,注意将口语教学渗透到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

读完此书,我知道了“目前中小学语文备课过程中常见的几个通病”(包括对课程内容目标缺少通盘的考虑,零敲碎打;备课前对课文缺少细读和研究,有技巧没感觉,过分依赖别人现成的教案,在“教什么”等方面很随意;教案设计遍地开花,重点不突出;程序太多,学生读得太少;还有就是滥用多媒体,舍本逐末),也知道了 “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一是不注重教学的“梯度”,违背语文学习的规律;二是课堂教学“两多两少”,即教师讲得多,讨论对话多,默读少,涵泳少;三是不让学生读“闲书”;四是“文笔”成了作文教学的第一要义;五是“宿构作文”成风),最主要的是知道了如何避免和克服这些通病和偏向,认真备好课上好课,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读完此书,我知道了“部编本教材专治不读书”,知道了“激发和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知道了“推进全民阅读,语文教师是关键,应当做‘读书种子’”。我们要把培养读书兴趣,作为语文教学头等大事,要让学生多读“闲书”,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书,我们语文老师要把读书作为良性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教学的主要目标。

读完此书,我知道了语文高考改革势在必行,知道了高考作文现状及其改进意见,知道了高考语文试卷命题趋向:命题更加注重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题量要增大;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要拓展;更加注重考检索阅读能力;重视考逻辑思辨能力;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高考作文要回归理性,强化四边,摒弃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围剿套题。

“人生过得很快,一定要想办法尽可能超越现今有些混乱而且庸俗的空气,给自己树立一个高远又比较切实的目标,要抓紧时间多做工作,多做有意义的事情。搞研究的同学,格局不宜太小,要有问题意识,有批判精神,不要陈陈相因。做其他职业的,也要尽可能把职业变为‘志业’,多充实自己,同时也要回馈社会。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健康阳光的生活习惯。”温儒敏教授在《七十庆生会答谢词》勉励青年一辈的话语启迪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奋力前行!

······

也许我们不可能通过《温儒敏语文讲习录》这本书就能全面掌握温儒敏教授的语文教育思想,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本书可以成为为我们打开温教授语文教育思想的一扇大门,成为通往温教授语文教育思想的一条路径。阅读此书,我们至少可以走进温儒敏教授的语文教育思想!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觉得《温儒敏语文讲习录》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亲爱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们,读读此书吧!它能够帮助我们把握语文教改的新要求,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亲爱的家长们,读读此书吧,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语文学习的意义,有效指导孩子阅读!

亲爱的学生们,读读此书吧!它能够帮助我们爱上语文和阅读,在提高考试成绩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