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班主任工作室方案
(2025-01-05 17:15:12)分类: 公文讲话 |
名班主任工作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自我教育研究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以QQ群、博客为主要平台,加大“自我教育”的研究力度,发挥“江淮好班主任”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努力培育具有“自我教育”意识中小学生,努力培养认同“自我教育”并积极践行的专业化班主任队伍,加大教育实践,积极著书立说,努力将“自我教育”打造成为安庆教育的一张名片。
二、工作目标
1、开展“自我教育”课题研究1项
2、出版“自我教育”专著1部
3、培养校级以上骨干教师5—10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若干名,
4、培养一批具有“自我教育”意识的中小学生
三、主要措施
1、以课题研究为主要方式,探寻自我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2、以新浪博客为主要平台,加强自我研修和同伴互助;
3、以公开课教学为主要检测手段,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4、以著书立说为主要目标,坚持用文字记录成长,从成长走向成功。
四、制度建设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成员需遵守下列制度。
1、工作室学习制度:
(1)每年阅读两本教育专著,并有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或反思体会,发表在个人博客中,以便督查。
(2)每人订阅一报两刊——《德育报》《班主任》《班主任之友》,阅读后至少撰写一篇发表在个人博客上。
2、工作室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德育研讨活动。
(3)工作室研讨问题要定好中心发言人,提前做好发言准备,其他成员要各抒己见,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4)工作室记录人要第一时间做好讨论记录,并整理好放在周中网页相应位置,方便查阅。
3、工作室工作制度:
(1)制定培训措施。工作室主持人负责制订工作室培训计划,组织、安排各次培训活动。工作室建立定期主题研讨制度,由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将研究成果(探究成果)发在工作室博客上。
(2)工作室博客采取轮流值班制度,及时更新,确保交流效果。工作室要及时通过博客发布工作动态、成员论文、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3)工作室成员每人开通个人博客,在工作室博客建立链接,每月应有10篇以上博文。
五、培训途径
工作室拟采取 “四种”培养途径,“七种”研修方式。
1.“四种”培养途径
导师培养
工作室主持人应结合工作室成员的自我发展规划,为成员制定、诊断、引领、评价专业发展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心理健康和教育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通过专家现场报告讲座、网络授课等形式,实施名家对话和高端引领,开展理论学习,以开阔学术视野,实现工作经验到教育思想的理性升华,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并定期在工作室网络平台发表读后感言,交流心得体会,实现成员的共同成长。
自主研修
工作室订阅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刊,注重自身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主持人向成员推荐相关书籍,要求成员自学读书,吸取先进理论精华,厚积薄发,通过撰写成长报告、工作反思、工作案例等方式,梳理工作经验,以聚焦工作特色;或运用信息技术将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研究课,进行存储借鉴学习,进行交流和研讨,提高成员的教研水平。
榜样示范
认真学习身边优秀教师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多反思,多思考,多实践,努力将成员塑造成为业务精湛、家长信任、学生爱戴的优秀班主任教师。
2.“八种”研修方式
培训学习
每个月培养对象集中培训1次,采取专家授课、班主任论坛形式,研究分析班主任工作实践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探讨加强和改进班主任工作的对策和措施,并在实践中予以验证;交流班主任工作的创新经验,力图体现德育理论来自德育实践相结合的特点。
班会研讨及课例撰写
以教育案例型主题班会为突破口,以优秀案例为契机,以观摩、交流、研讨为主要方式,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提高班主任教育工作水平,把握好班会课的教育功能,熟练驾驭班会课形式,内化成自己的教育理念。
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实践经验的描述、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日常事件、生活和行为背后的意义、思想或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丰富教育科学理论,促使教育策略与实践更加完善和灵活。
(4)论文撰写
通过对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学习,并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践,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更好的去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5)课题研究
通过工作室确定的课题研究题目,积极参与探究,主动申报子课题立项,逐渐形成独立开展课题研究的科研能力。
(6)交流提升
通过讲述自己的成长轨迹和工作经验,通过点评他人经验并提出发展建议,开展汇报交流活动,可以展示成员的特色和思想,提升成员的水平,也可以提升同伴的认识水平、鉴别能力和指导能力,以实现共荣共赢。
(7)考察交流
工作室将在培养周期内组织培养对象到县内、市内、省内班主任工作考察1-2次,观摩学习和借鉴其他优秀班主任工作的先进经验。
(8)榜样力量
骨干班主任经过两年培训周期的学习和实践,要积极参加区、市、省的班主任技能大赛,并获得好成绩,成为所有班主任的表率;年轻班主任作为骨干培养对象,要努力学习理论知识,加强实践锻炼,积极参加学校和街道的班主任技能大赛,并获得好成绩,成为年轻班主任的榜样。
六、工作室成员主要职责
1、师德建设。工作室成员要在师德方面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带动学员提升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增强担任班主任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
2、理论学习。每位学员每学期必须深入研读一本德育或心理健康专著、班主任专著,并在共同学习研讨中能灵活陈述,活学活用,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撰写一篇读书体会。
3、网络学习。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博客、QQ群、邮箱、网站,跨越时空地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4、个人规划。制定学员个人两年发展规划,建立学员学习手册,内容完善,过程清晰,梯度明显,体现成长历程。
5、培训指导。工作室成员承担本校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并积极参与本地区班主任培训工作和校本培训工作,成为班主任成长的摇篮。
6、实践提升。工作室成员负责指导学员制定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划,通过班主任工作研讨、班会课备课与观摩研讨、教育案例研讨、课题研究及巡回讲座、考察调研等形式,引导学员的专业提升。
7、课题研究。根据教育发展需要,结合学校的教育教改动态和自己工作特色、亮点,根据校情、班情,因地制宜开展学校德育课题研究和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
8、示范辐射。通过示范性主题班会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班主任工作沙龙等形式,促进本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
9、归档存档。工作室制定学习手册,登记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制定活动记录本,登记工作室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方便归档和存档。
10、考核评价。每学期结束,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室成员和学员的学习与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并针对每位成员的实际情况作出评价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