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不经销可口可乐,而不炒卖可口可乐的股票,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可口可乐的消费者。
但是,二十年的可口可乐消费史却让我不得不考虑可口可乐的消费,因为,它关系到的问题对现在的我来说,太重要了。
首先,买大瓶划算还是买小瓶可乐划算?废话,从效率来讲,当然是小瓶划算。一小瓶可口可乐,在街上饮料摊买,¥3一瓶;不嫌麻烦的话,到小超市去买,就可以便宜到¥2.4-2.6一瓶。按每天消费一小瓶计算,一个月就可以节省大约¥15。对于还在念书的我来说,这可是一笔巨款啊!¥15,可以买中等厚度的专业书一本,可以在食堂饱餐两顿,也足够我一个人出去吃一顿米线的了,省省的话,俩人吃一顿米线都够了!
然而,如果完全采用“大瓶”消费的话,那就更划算了。因为,小瓶才500ml,一大瓶,最大的那种,多达250ml。价值呢?一大瓶才¥6.5左右,也就是说,两倍多的价格,五倍的容量。以小瓶消费的水准去消费大瓶,一个月更能省下来超过¥30。
当然,我们并不能仅仅因为节省了几十块钱而自认为此问题的探讨到此结束,因为,它背后的经济问题才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在平时生活中,一点一滴的节省,往往能带来巨大的效益,尽管在当时,它还只是省了一笔小钱;但是,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一日一钱,千日千钱。更何况,我们每天要做很多与消费有关的事情,每件事情都注意那么一点,每天的节约就不是一钱的问题了。
因此,对自己一些日常消费多注意注意,适当地节约节约,就很有意义。这种节约并不是我们小市民的专利,越大的公司,约懂得节约成本,合理地使用公司资源。
然而,这种分析到这里依然没有结束。喝可口可乐本身就不能只谈节约的问题,因为,如果要节约,我们干脆不买可口可乐算了,因为还有更便宜的选择,比如矿泉水,甚至自己灌一瓶子白开水,一样可以解渴。
背一瓶子白开水上街绝对是可取的。今年我们在外地旅游,为了节省经费省出钱来多玩玩多看看,背一瓶子白开水就是很经济的选择,省一点是一点嘛!更何况旅游景点的可口可乐很少有¥3一瓶的。
但是,很多饮料都暂时无法与可口可乐比拚,就那个类似中药的味道和非常扎舌头的“汽”所带来的快感,便是其他饮料难以比肩的。白开水淡而无味,而且常常在包里捂得暖烘烘的,很难喝。冰镇矿泉水倒是可以把舌头冻僵,但是汽少,量也少,如果买¥1.5一瓶的,其实性价比不比可口可乐强多少。其他饮料带汽,比如醒目、雪碧,但是那个略苦的味道就不见了,饮料的甜劲就凸显了出来,喝了之后嗓子眼总是发咸。
所以,我们喝可口可乐,是为了实现它独有的价值。如果我们上升到哲学高度,喝可口可乐而不选择更便宜的饮料,是为了满足人的某些需求,或者说,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
那么,当“自由的原则”和“效率的原则”发生碰撞的时候,我们选择谁?我们选择“和”。也就是说,可了也要喝,但是要理性地消费。
所谓“理性”地消费,就不仅仅是省钱的问题了。有时候,同样的钱花出去了,怎么消费又成了问题。比如,有些人买了可乐之后,喜欢一口气喝完。因此,可乐瓶子在手里,总是一会来一口一会来一口,五分钟之内肯定见底。这就不算理性。
因为,偶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对可乐的需求还不至于高到要一整瓶(小瓶)在短期内消失的程度;据我分析,就算在最热最难受的时候,三四口就能解决问题了,然后就能至少保证十五分钟不会渴。
一小瓶可乐在半小时内保持冰凉还是能做到的,至少半小时后再喝,它不会没汽或者温乎得要命——直接把瓶子至于日光下除外,这种行为不是故意的,就是太二百五。
而根据经验,如果半小时内喝完了一小瓶可乐,常常可以保证两小时内不再需要第二瓶,非常热非常累除外。
在非常累非常热的情况下,该买可乐的时候当然要毫不犹豫。但是,连续买两瓶就不明智了。因为,一瓶可乐的味道和碳酸气体就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第二瓶就会改变胃部的酸碱平衡,快感还在,但是副作用就开始积聚了。相反,上午一瓶下午一瓶(前提当然是一整天都非常热非常累),可乐的消费价值就完全能够体现了。
那么,这中间还是非常渴,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可以消费冰镇矿泉水了。不过,根据经验,连续地喝凉水,总是不如那种忍一段时间喝几口过瘾。这不仅仅出于经济的考虑,忍受一段时间之后来一口,能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这个道理不用我说了吧);也就能够更好地发挥饮料的效用。连续喝凉水,只能越发刺激需求,主观的遏制心理在此时往往会被瞬间击破,人们也就会发生不理性的消费,如上端所说的一样。
在家休闲,喝点可乐也是很不错的。
看书非常累,很多老师看书都要抽烟,就是因为看书的时候总需要提神,不然大脑就会发热,最终导致思维短路。偶不会抽烟,只好喝可乐来提神。因此,我便是“大瓶消费”的支持者。
然而,大瓶消费也有讲究。
以前我总是一倒一大碗,因为家里很热,可乐的旗跑得特别快,冰凉的程度也降低的很快。所以,只好在短时间内喝掉整个一碗。
后来,我才总结出来:每次都少倒,保证十分钟之内喝完的一指高度就够了,理由同上。
还有一个冰镇的问题。可口可乐冰镇不够,就会非常难喝,冒出来的碳酸气很容易反胃。所以,街上常有冰镇不够的可乐,我坚决不买。在家里,一定要能预见将来可了消费的时间段,提前购买,提前放进冰箱。刚从超市拎回来,也不管凉热打开就喝,喝了一口才放进冰箱,等它凉了,汽也跑得不少了。这属于酒鬼式的消费,也不科学。
我也知道,可乐喝多了缺钙。没办法,谁让咱看书这么累呢。希望这两年艰苦的时期过去了,我再想出某些替代办法吧!
满篇废话,纯属自娱自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