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药研发的天花板——他,带来真正的全球创新药

(2022-06-01 23:02:10)
分类: 健康天天看

5月24日,美国FDA批准DermavantSciences公司的VTAMA®(tapinarof)乳膏用于治疗成人斑块状银屑病,这是二十五年来美国首次推出针对银屑病的外用新型化学药。

这个新闻,首先是带给美国的银屑病患者的福音。同时,对于我国创新药研发和审批审评来说,还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象征。这个化学药,国内名字叫本维莫德,3年前在我国就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了。它是我国近十年批准上市的三个first in class创新药之一,也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先批准上市而后美国FDA才批准的第一个创新药,充分表明了我国药品审批审评,不管是速度、效率,还是水平,在这方面已领先国际。

这则新闻,还阐述了一个事实。这个药,是发明人陈庚辉博士在国内历经20年艰辛研发成功的源头创新药,同时,他也参与了DermavantSciences公司对该药的研发指导。今天,他已经真的够着了我国创新药研发的天花板!不但首先在中国上市惠及国内银屑病患者,还在美国FDA获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创新药。

我国创新药研发具有4个主要特点:1、长周期、高投入和高风险,原创药研发动辄十多年、几亿元和不到1%的成功率;2、基础研究薄弱,研发体系不完整,基本都需要海归学者领衔;3、创新药由低到高的三个层次:me too, me better, first in class,我国主要在me too层次。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5月6日在《Nature》发表文章称,近十年我国只有3个新药属于first in class层次,本维莫德是其中之一;4、我国“有条件上市”创新药基本用于国内临床,以往没有在药品审评“天花板”的美国FDA获批先例,全球范围也多是在药品审评水平低于我国的国家和地区获批应用,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创新药,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为创新而创新,临床价值不足以让FDA认可;二是研究质量和数据等无法达到FDA要求;三是不去FDA申报。

眼下,中国的创新药研制如火如荼,加入ICH,启动加入PIC/S体系程序,药品监管也正在与世界接轨,这就需要“身怀宝藏”的药学家们投身其中。具有全球创新药研发成功的全产业链领导者经历,被我国皮肤医学大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建中教授称为“摘取了创新药皇冠上那颗耀眼明珠”的陈庚辉博士,自然而然备受业界关注,他说过当前的研发成果仅仅是挖掘了该化合物的“金山一角”,不少三甲医院皮肤科专家说,他们通过临床上的使用观察发现,这个药的临床价值除说明书显示的那些外,还有“潜力巨大”的开发价值。

之前的20多年里,陈庚辉博士专注一件事,成为了创新药全产业链大咖:成立公司,实现了创新药本维莫德从发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注册、命名、产业化、上市、进入医保目录等一条龙全产业链的辉煌成就。在研发的漫漫长夜里,陈庚辉始终坚持初心,被《澎湃》新闻誉为“寂寞药王”;他百折不挠、克服重重困难,板凳坐得十年冷,霜鬓不坠青云志,获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功,《光明日报》称他是“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坐冷板凳的科学家”。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辞职放假的陈庚辉博士,在他那拥有的30多个全球发明专利的创新药研发“金山“ 中,将继续阔步前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