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5岁2个月钢琴学艺小汤琴童亲子育儿童趣成长记录 |
分类: 宝贝学艺 |
开始学弹钢琴一个月了,昨天上完第十节课,学到小汤2的《太阳升起》。
庆幸的是,遇到了一位负责的好老师。学完几首曲子之后,如果还有两三分钟的时间,她会把下面的内容说一下,让孩子自己回家先唱谱。
上课时先把前面学过的内容弹奏一遍,没问题就直接开始学新课,有问题指出来,重新弹一遍。
学新课时,老师先讲述新的知识点,让孩子唱谱,最近两堂课因为加了八分音符,所以需要打着拍子唱谱。唱谱之后,老师有时示范,有时直接让孩子弹。然后和老师分手合作,最后再让孩子完整地弹一遍。偶尔特简单的曲子,也会让孩子弹一遍就过去。
关于手型,老师的处理方式也让我满意。她没有把每节课的大半时间用于纠正手型,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渗透。每节课都会强调,如果孩子手型出错,她就纠正,但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看得出她对孩子要求很严,但语气比较平静,没有责怪,也不夹杂情绪在里面,是乔喜欢的类型。即使鼓励孩子,她也很少说“太棒了”,“好聪明”之类,只是简单说一句“嗯,很不错!”
最重要的,这是一位因材施教的老师。她教的孩子,进度都不一样,老师会根据孩子回课的情况,在家练习时间安排进度。虽然一节课学好几首曲子,但一点儿也没有催着赶着的感觉,课堂的节奏很紧凑,从头到尾老师都不会说一句废话。
唯一的不足呢,就是老师太忙了,课安排得很满。有时我想请教一个问题,可是看到其他孩子在教室门口等待,就不好意思问了。
弹《伞兵》时,乔问我,“妈妈你有没有像从天上慢慢悠悠飘落下来的感觉?”我点头。她总结,“你知道吗?妈妈,其实弹钢琴就是用钢琴讲故事,用键盘表达自己的心情,就像十个手指在键盘上跳舞,很美很美。”
吃樱桃,乔拿起一串樱桃,是两只连在一起的那种。 她问我,“妈妈你看,像不像两个八分音符?” 晚上洗澡,白天玩土,玩树叶,玩石头,弄得指甲缝里都是脏的。我给她洗手指,她不停地说,“这是弹si的手指,这是弹la的手指,这是弹so的手指…………”
如果她去喝水或者上厕所什么的,就告诉我,“现在我有点儿事,你先弹一会儿。注意啊,当你弹钢琴的时候,手腕一定要放松。不要紧张,不要怕错,错了我会告诉你。”
她自己看小汤附赠的光盘,然后跟我说,“我觉得老师的手型和孔祥东的手型不太一样,老师是这样落下去的,孔祥东的手腕软软的,像睡着了似的,但是弹出来都很好听。其实都一样,不就是玩钢琴嘛。”
昨天练琴,以前do用拇指弹,这回改用食指了,她很不习惯,练了两遍,还是忘。问我,“我弹几遍才能弹对呢?”我说十遍应该差不多吧。她说,“十遍?这样吧,你就说弹三遍,然后再弹三遍,然后再弹四遍,这样我感觉自己挺聪明的,很快就弹对了。如果你说弹十遍,我还以为我很笨呢。”
乔让我给她买小提琴,我说等你钢琴基础打牢了,再考虑小提琴吧。她说,“你可以先买回来,让我熟悉一下,我肯定很快就会迷上,一迷上就能学好。”哈哈,照她这么一说,好像学什么都挺容易的。
她翻起大汤1和小汤后面的几本教材。
我提醒她,“以后的曲子可能会很难,你有信心弹好吗?”
她说,“现在让我弹的话,我可能觉得难,但是等我学到那儿了,就会觉得很简单的。”
我说,有些曲子真的很难,那你怎么办呢?
“妈妈,你为什么还没等学就觉得难呢?你应该觉得,我一定能弹好,这样就真的能弹好,不信你试一试。”
我是说比较复杂的那种,比如不停地换手,一会儿弹这边,一会儿弹那边,而且谱子很长。
乔回答,“我当然有信心了!哪个曲子最难,我就先把它干掉,这样再弹其他的,就容易多了。”
你怎么干掉啊?
“哎呀,你别问了。到时候再说呗,肯定会有办法的。”
乔嘱咐我,“妈妈我们最近不要出去旅游了,我怕错过舞蹈演出和考级,说不定钢琴也能考级呢。我学舞蹈这么长时间,一次演出都没赶上,再也不去旅游了。”唉,我不想让她参加考级,本意是不想让她有压力,让她更开心,更轻松地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没想到却成了她的一大遗憾……
希望乔对钢琴的热情能够持续得更久。在网上看家长写的学琴日记,常常是巴掌加眼泪。
我们现在是学琴初期,孩子感觉新鲜,曲子也简单。不知道以后难度加大,我是否还能保持自己的平常心。
用乔的话说,“弹琴是一件多美好的事儿啊,你要是一批评我,我都感觉不到音乐的美了。”
是的,但愿乔的琴童生活一路与美好相伴。
我会常常提醒自己,对孩子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少些苛求和埋怨。
但是当她厌倦了,畏难了,我也会要求她,既然开始,就要认认真真去做,能力不够可以,绝对不能稀里糊涂。畏难可以,不可以放弃和退缩。
这是一种态度,一种面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