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南岛诗歌双年奖(2010——2011)
授奖词
出生于安徽桐城的陈先发,致力于追求古典传统与现代精神的深刻融合,致力于追求本土基因上的汉诗现代性。他在以古观今和以今发古的双重维度上不断拓展着诗的疆土。因此,他的诗体现出多重性,既是古雅的,典丽的;又是现代的,繁复的,是一种深烙着地域性格、民族色彩和现代性气质的艺术样式。陈先发诗歌在形式建构上也颇有特色,采取了多褶皱构建句式与段式的艺术手段,常常显得风姿绰约,饶有趣味。对于遏制当代诗歌写作日益口水化和直白化的不良趋势来说,陈先发的诗歌提供了一种极有价值和意义的写作范例。鉴于以上原因,海南岛诗歌双年奖(2010——2011)特授予陈先发先生。
中国海南岛诗歌双年奖(2010——2011)评委会
诗歌双年奖(2010——2011)评选委员会:
吴晓东: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言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少君:诗人,海南省文联副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
温远辉:评论家,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王夫刚:诗人,《青年文学》执行副主编
纪少飞:诗人,海南青年作家协会主席
艾 子:诗人,海南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海南岛诗歌双年奖(2010——2011)得主简历:
陈先发(1967年10月——),安徽桐城人。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著有诗集《春天的死亡之书》(1994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前世》(2005年,复旦大学出版社),长篇小说《拉魂腔》(2006年,花城出版社)、诗集《写碑之心》(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等。
诗歌主张:“本土性在当代”与“诗哲学”。
曾获奖项、被媒体和文学研究机构授予的荣誉有“十月诗歌奖”、“十月文学奖”、“1986年——2006年中国十大新锐诗人”、“2008年中国年度诗人”、“1998年至2008年中国十大影响力诗人”等数十种。作品被译成英、法、俄、西班牙、希腊等多种文字传播。
代表性作品有短诗《丹青见》、《前世》、《两种谬误》、《街头怒汉》,长诗《口腔医院》、《白头与过往》、《姚鼐》、《写碑之心》等,长篇哲学随笔《黑池坝笔记》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