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评《春深日暖》
(2015-04-03 13:00:39)
标签:
书评春深日暖 |
分类: 心情随笔 |
翻开这本书,就觉得江南水乡的气息扑面而来。市井生活,升斗小民,吴侬软语,桑蚕丝织,浓浓的生活气息,浓浓的人情世故,把我们带入了那个年代,那个小镇,那个小巷。我喜欢作者的世事洞明,喜欢作者的文笔简练,更喜欢文中各式各样的人物。
蓉姐,文中的女主,我最喜欢的角色。从一个奶娃娃到长大成人,结婚生子,有了自己幸福的生活。她是那么真实而鲜活的存在,深深印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她深爱自己的亲人,小娃娃时,就知道节省而不吃娘亲做了去卖的吃食;听到父亲无辜被骂,就推倒宝妞,一定要回家;她却也是个有脾气的孩子,在爷爷家被慢待,就自己走回家,以致晒伤了脸。而她更是一个话唠,吃货和普通的小女孩。不愿意练字,不愿意背书,没什么才情,只喜欢各种吃食,还喜欢听水浒,喜欢武二郎。她就是那个邻家可爱的女孩,她就是那个你深爱却又嫌淘气的小妹,她也许就是你自己。小娃娃时,蓉姐就见到了徐礼,那个后来和她共度一生的人。开始的时候是可怜的大哥哥,给他吃糖,给他五毒香包;后来是温柔的大哥哥,为她请医送药,听她讲大白的故事;然后就是有着朦胧情丝的大哥哥了,送她荷花风筝和白兔,也送她满船的荷花,满湖的荷花灯。那一个生辰,我们的蓉姐终于长大,终于有了爱慕的人,也被人深深爱慕。她的爱直白而深刻,坦诚而甜蜜。她会不嫌麻烦,为徐礼做木樨花的扇坠;也会熬夜灯下为他做件衣衫;她却也会直言相问,为何不送她胭脂水粉;甚至问他,春宫是不是摸耳朵;她爱的没心没肺,大大咧咧,却也耳聪目明,自有自己的底线。听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她拿了柳条去问清楚到底何事,如果真有,那就一别两宽,各自欢喜。还好,她一直是徐礼放在心里的妞妞,是他早早就惦记在心的粉娃娃,是他心里卷舒开合任天真的那一朵荷花。徐礼,纨绔的父亲,早逝的母亲,深深地宅院,这样长大的孩子,早有了心机和谋算。他要为自己刻苦攻读,挣出功名,要让母亲以他为傲,也要娶自己喜欢的女子,并为她遮风挡雨,共度一生。一桩桩,一件件,他都在心里打算许久,颇有成算,但是只有那个女子,他心心念念,却没有把握。当他终于问出,你可愿嫁我,多少忐忑,多少不安,在那一句回答中烟消云散,满心欢喜。
萝姐,女主的表姐妹。母亲懦弱而善良,为了保全颜面,一直无条件地迁就暴虐的父亲。小小孩子,就和母亲被关在家里,挨饿受冻;小小年纪,就目睹父亲毒打自己的母亲。却在大了以后,勇敢地站出来保护母亲,并在绣房努力工作,想要带着母亲远离这一切。但是一切却并不如她想的你们顺利,在父权,夫权大如天的社会,最后她不得不牺牲自己来保全母亲。当她拿着剪刀面对父亲的时候,当她最后端起自己下了毒的那碗馄饨的时候,她伤心,她绝望,她的母亲做低伏小都换不来父亲对女儿的怜惜,她努力赚钱也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那么还是选择一了百了吧。就在这样的时候,那个人抢过了她的碗,明知有毒却毅然喝了下去,痛得打滚,醒过来还是问她,你信不信我?信,她终于信了,这个世间除了母亲还有人对她这么好,待她如珠如宝。那一天天不放心的尾随,一次次送来的肉食,一句句朴实的话语,终于还是让她脸色绽放了笑颜,再没有冰冷和绝望,再没有心灰和意冷。一句下次送点胭脂来,说的人羞红了脸,听的人却心花怒放。
宁姐,女主的手帕交。小娃娃时就在一起玩耍,大了以后订了亲,是自己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他心心念念,为他做衣做鞋,满满都是小儿女的欢喜。没想到一遭家变,父死母病,家财一空,未婚夫婿却马上迎娶了别人。不是不难过,不是不伤心,只是家中有老母要照顾,吃穿要靠自己和哥哥来赚取,自己的那些情思早被日日夜夜的柴米油盐吹散了,也吹干了,心也仿佛死了。从此再没想过嫁人,只想照顾母亲,帮衬哥哥,让家里慢慢好过一些。却没想到遇到了他,那个把他们一家从水匪窝里救出来的人,那个据说为了青楼女赶走了自己妻子的人。风雨时,总会来吃一碗面;刚捉了贼人,也来吃碗面,还问她怕不怕他。被贼人一刀砍在脸上,解了绷带问她,怕不怕。她是不怕,他是兵,救了他们一家,她自然不怕;但是她也不爱他,那一段年少的感情,年少的柔情,再也不会有了。而可怜的吴家少爷,却连这样不怕的感情都未曾有过,为此欢天喜地,一句不怕,就说要来娶她。感情的事就是这样奇妙,一个倔强独立,一个豪爽大气,虽然历尽千劫,却最终有缘。原来过尽千帆皆不是,他们才是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