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毕业生们”应有当城管的勇气

(2013-08-16 07:27:26)
标签:

大学生

大学生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

校园

教育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清华毕业生们”应有当城管的勇气

8月5日广西《柳州晚报》刊登的一则城管招聘启事招来25岁的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生小韦,前来报名,并被录用。而对小韦的做法,有人叫好,有人质疑。小韦则说,“没什么,从基层做起。”

人们之所以对“清华毕业生当城管”非常不解,源于两点,其一,清华是名校,应该有更广阔的作为空间、更好的前途,不干城管也可以有更广阔的选择。其二,城管的工作含金量不是太高,是一种重复性劳动,甚至是街头执法等,清华毕业生干城管,亏材了。毕业证很“烫金”,而工作实际情况却不够体面、脏累差等。所以,公众才会有“浪费感”和“不解”等感觉。这种说法放在过去还可理解,放在今天,就是一种落伍了。

 

当下,人才评价标准早已不再是“唯学历是从”了,辉煌学历只能证明你从哪里来,至于未来走向何方,更应该有从容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较高的协调与合作能力。特别要有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将自己当做默默无闻的平凡人物,不怕吃苦,不娇气,不傲气,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非凡价值。 2003年召开的全国人才会议提出:“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实际操作能力主义和创造价值,日益成为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

就算是你是清华毕业生,在规划人生、设定未来的时候,也应该立足当下、实事求是、务实发展。不因为学历辉煌而高高在上,更不因为清华的金字招牌而盛气凌人。在任何一个岗位哪怕是卑微的岗位上,也能快乐接受,不挑肥拣瘦,从容适应,干出精彩,干出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人才:能屈能伸,不抱怨不嫌弃,放眼未来,或积薄发。哈佛大学50周年校庆时,校长说:“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最重要的是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所以,以此衡量“清华毕业生当城管”,这位高材生不因为城管职位的形象不佳、职位琐屑卑微而放弃,而是从容应对,不愠不火。单是这种“淡定”和从容,就足以证明他的心态比较好,务实。有扎实的知识积累,再加上这种心态,他肯定能得到不凡的事业收获。

其实,从教育学和成功学的发展角度而言,真正有价值、有能力的人,往往更愿意、更注重这种“从基层起步”、“干琐屑的工作”等,让基层和艰苦工作成为卓越能力的试金石。让艰苦环境和基层工作成了事业发展的转折点。

正因为这样,西方教育在注重知识养成的时候,也很注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让两者有效衔接,让人才得到更为均衡、圆满的发展。比如“在英国、德国等围家,学生在上初中时就同时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具备扎实的就业心态,以及务实的职业精神。今天,“清华毕业生当城管”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这样做,绝对不是为难这些高材生,而是说,作为一个有潜质的优秀者,就应该接受这种原汁原味的摔打,接受这种“从基层起步”的艰苦挑战,以及默默无闻的劳动者精神。将自己当做普通大众的构成,成为优秀的“岗位螺丝钉”,为社会做出更多积极贡献。

相反的,如果因为拥有高学历、名校招牌而挑肥拣瘦,弯不下腰身,有自大情绪,因为没有接地气,未经过货真价实的基层摔打,反而容易形成一种“最尖皮厚腹中空”了!应该及时纠正!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