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小硕工作两年多心路历程

标签:
80后小硕工作历程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校园 |
分类: 职场攻略与权益保障 |
编者按:这是天涯一名ID为“微笑的苹果2008”的作者在2008年写的帖子,帖子中她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尤其是不断认清自己的过程。
http://upload.umiwi.com/2011/0928/1317193824723.jpg
资料图
工作两年多,有快乐,但大部分时间会很压抑。这种压抑会因为一些小事情的导火线爆发性的发生。我想记录这两年多,工作上的一些心路历程,对自己是一个认清自身的过程,对大家,或许能有小小的启发。谢谢大家的关注。
先说下基本情况:女,80后,小硕,2005年7月工作至今。
1) 压抑的原因
但压抑的原因也很简单,在部门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部门里的很多事情,我都参与,但没有自己的核心。
刚来部门的时候,很傻很天真。有个老同事,教导我,初来乍到,印象最重要,你要多主动点问问大家有没有事情需要帮忙的。
当时,我很感动,还有人来教我怎么做事。
于是,我就主动的问她,有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
她就说有,于是,把她很不愿意做的一块事情,理所当然的分给了我。
这一做就是2年。繁琐,但又极需要认真,否则承担的风险很大。
和我一起进部门的同事,在这2年多的时间,都慢慢给自己找到了定位。
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第一,我给自己找了个借口,就是所谓的客观原因。领导招人的时候,定位不一样,另外两个人都有师父带,他们俩自然而然就把那块业务接过去了。而我,只是她的替补(因为她的工作每天都需要做)。
第二, 主观原因:被动,不够积极主动,做事情不够深入。这方面,我后面会详细分析。
现在处在这样一个被动的位置,当时,很想出走。和一个师兄聊天,他告诉我,一定要坚持,除非找到更好的机会,否则就继续待着,韬光养晦。
韬光养晦,我很喜欢这个词,多么希望自己现在是这样的状态。
关于这一部分,我想说的是,刚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往往会让人觉得很迷茫,不知道前途在哪里。一定要花时间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做,然后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多与年长自己的朋友沟通,请教。刚毕业,不可避免,会有些糊里糊涂与幼稚,有人帮助是很重要的。
2) 思维方式
索罗斯之所以能成为投资大家,不在于他对股票,货币的认识有多深,在于他看待世界的方式,分析事务的方法。他以前是想成为哲学家的,哲学家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看待事务的本质。
我们在工作上能取得怎样的成就,在于我们在学校中,培养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而思维方式与我们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息息相关。我从小便是乖乖女,成绩很好。但成绩好只是对于考试而言。是的,中国的应试教育,太多弊端。考试,限制了人的思维,成为一个应付的机器。
有时候,会很沮丧。看到有些同事,轻轻松松就能做的很好,上班时间可以玩游戏,闲聊时可以插科打诨,混的很是轻松自在。后来,我把这种状态理解为自己在学校时的状态。那时候,临到考试,同学都在熬夜,我可以很轻松的躺在床上,听听音乐,看看小说。同宿舍的女孩很是羡慕,就像如今我羡慕他人一样。我知道,他们能这样,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指导着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他们的习惯一直是这样,所以他们很轻松。而我,要改变以前的思维习惯,来适应如今的生活,所以很累,每天都生活在矛盾与压抑之中。
a) 容易放弃
最近生活中发生的几件事情,让我觉得自己有个很大的毛病:遇到困难,不会想办法解决,容易放弃。
第一件事情:早上上班的时候,发现停在小区里的车被旁边的车给刮伤了,旁边的车早已不见踪影,我只有开着破车去上班。晚上和男朋友说这件事情,他说要把刮伤我们车的人找到。当时,我的第一反应,肯定找不到这个人,撞都撞了,难道别人还能主动来找我们?
我和bf说我的想法,他没说什么,接着,他做了两件事情:
1. 他在小区的车库里转了2圈,看看有没有刮坏的车,撞我们车的人不可能这么快就去报修。
2. 他找保安看了当时的监控录像。
最后,仍然是没找到。他也只好放弃。
他批评我,一点责任心都没有。车被撞了,一点想法都没。我很委屈,我告诉他,我是觉得肯定找不到撞车的人才会这样的。他说,为什么你觉得一定就找不到撞车的人呢?
当时,还和他顶撞了几句。但内心还是认可。是的,我没有动脑筋去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因为可能性不大,就放弃。
第二件事情:某天早上,打车上班。刚上车没多久,司机接了个电话,告诉我他不去我公司那边,让我换车,当时正好红绿灯,他旁边也有个空车。我就答应,换了车。
换车后,我就感觉不对劲。当天,我拧了比较多的东西。我第一反应是找我的手机,果然丢在那个车上了。
我又只好认栽了。
到公司后,告诉男友。几分钟后,他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任何关于那辆车的信息,他说只要知道那辆车的公司,可以通过时间和地点找到那个人,现在每个taxi都有GPRS.
我说没有。
晚上回家,他告诉我,我的手机有远程控制功能,也就是说,我可以通过发短信给我手机来删除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关机等。
我顿时就想到一件事情。
在公司的时候,我和一个同事在网上说了这事,他问我有没有启动远程控制功能,我说没有。他也和我说了这个功能,他说要我的手机启用才可以。
我的理解是,只有当我启用后,我才可以通过其他手机来对我的手机进行远程控制。而我没启用,那就是没办法了,这件事情我就没想了。
晚上,男朋友再次和我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脑袋瓜子突然灵光,不一定非要我启用才可以啊,我那时怎么就放弃了呢?当时,我还没有挂失我的sim卡,我只用发送一个短信给自己,就可以删除一些个人信息等。
我意识到自己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虽然,后面证实,那款手机的远程控制仅仅针对sim卡,没有防盗功能。但是,这又一次,让我看到自己思维上很大的一个惯性:对待困难,对待信息,熟视无睹,容易放弃。
这种感觉就像,有人对你说了3G要重组,你觉得时机很难把握就放弃。实际上,这是多大的损失啊。动动脑筋,就能在这上面挣很多钱,可是我放弃了。
这些事情很小,有些婆婆妈妈。而且一而再的发生,只能说明思维的习惯性。工作中何尝又不是一样呢?经常碰到问题就不想如何解决,总是觉得想了也是白想,还不如不想。
3. 积极主动与深入研究
我觉得章鱼脚说的很对“沟通不主动;眼里没活;工作起来太个人,需要协作的也不跟其他同事打招呼;没有尊重老同事的意识;工作上的问题不把所有的方式尝试完就说没办法解决;工作条理差,做事没交待;做事被动,只完成交待下来的事,不会去想有什么能完善的,自己还能做哪些其他的工作。”
这些方面,我都有体会,总结起来,就是积极和深入。
先说积极吧。
刚从学校出来,非常被动。领导不说的事不会做,平时的工作很简单,做完就不知道干啥。我觉得这点不是勤快和懒惰的问题,还是前面说的,思维方式。因为不善于观察,所以不知道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而善于观察则是推测思维的一种。
一个新人,刚到一个部门,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当然,第一步便是做好手头上的事情。第二步,也是很重要又很容易被忽视的,观察。观察部门其他人的职责与在部门的地位,观察整个部门在公司的地位,观察公司在行业的地位,观察公司其他部门。。。观察只是为了更好的思考,思考自己的位置,未来的发展方向。
说来惭愧,这些在我刚到公司的时候,都没有做到。那个时候,还在为一份感情纠缠不清,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少了很多自己琢磨的时间。
我有个好朋友,他很受领导重视,领导也很喜欢他。我曾经问过他,怎么做到的。他和我说,他刚来公司的前三个月,基本每天都加班到10点多才回家。我问他在干嘛,是领导安排他做的事情吗?他说不是。他自己写了一些想法和观点,总结成文,发给领导看。
只有通过对比,通过真实的案例,我们才能更了解自己。就是在我这个好朋友身上,我看到了我们之间的差距。后来,我也自己主动做了一些事情。
通过观察,能够发现很多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东西,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再深入的思考,就再好不过了。
多问自己为什么是很好的。很多事情,不仅要知道是怎么做,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其他办法为什么不可以。
深入思考,也包括用多种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不要将思维局限化。最近有本新书,黑天鹅,思考事情的各个方面。
举个例子吧。越南最近通胀很厉害,有人看到就过去了,没什么感觉。有人就会想,为什么通胀。问了很多个为什么后,就把越南问题基本理解了。
4. 沟通
读书的时候,对沟通能力,不怎么理解。不就是和人说话吗?还分强与不强吗?呵呵,学生始终就是学生,对外交涉太少。连这最基本的常识居然都不懂,想想那时候的自己,真是很傻。
那么,沟通能力是什么呢?也许,我现在的理解依然很肤浅。大家不要见笑。
我想,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应该是能够与任何人畅快交流,并且让对方觉得轻松。
这一点,以前我是非常欠缺的。于是,经常会出现这样一项情况:在电梯里、吃饭的时候、车上等等,如果碰到公司一个职位比我高的人,而当时只有我们俩,我常常会感到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打破那该死的沉默。
后来我慢慢学乖了一些。打破沉默其实很容易,多观察多留意。可以交流的事情很多,从八卦新闻到政治军事,对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话题,甚至可以针对当事人当时的穿着,表情适当的幽默一下。
是的,幽默相当重要。当时,最开始和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男朋友很喜欢我,他说我总能逗他开心。呵呵,也是在工作中学到的。让一个人笑,双方就会放松,一旦放松后,沟通就没有问题了。
当然,前面说的还只是沟通的初级阶段,准备阶段。这只是两个人能够或者可能深入沟通的一个前提。
任何人都会喜欢一个让自己放松的人,插科打诨或者自嘲都是很有效的办法。所以,现实中的我其实很开朗,笑声不断。有一次,出差,对方公司员工大部分也是年轻人。后来,回去的时候,其中一人送我去坐车,他问我是不是在公司很受人欢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很开朗风趣啊,这样的女孩子一般都很受欢迎。
呵呵,可能是在我们公司,一直都比较压抑,不是最放松的状态。
如果要深入沟通,那就需要功底,需要广阔的知识面。最近一直在修炼这方面的功课,从地理到历史到数学到生物到。。。,平常想到什么就会去百度一下,增加知识面。和人聊天的时候,总是能切换到自己熟悉而又让别人感到惊讶的话题。没有人会拒绝与知识渊博的人做朋友。所以,现在我越来越喜欢与男朋友的同事,或者我同学,好朋友的同事或者他们的朋友在一起,和陌生人聊天很是能锻炼自己这方面的能力。
其实上面说的这些,只是让大家喜欢和你在一起。要真正能做到有效深入的沟通,那就又回到以前的话题了,还是要深入思考。
这样,未必也不是件好事。因为其共性,追根溯源,必有其共同的原因。三岁看老,我们或许可以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来找到这些答案。
果树长了虫子不要紧,发现原因,除掉虫子就ok了。
发现原因只是第一步,最要紧的还是ACTION。
这一周来,我做了很多以前觉得非常麻烦的事情。事情的解决远远没有想象中的复杂,而我在这样的体验中,又发现了很多新的有趣的idea。
这个帖子我会一直写下去,持续的记录这些成长的日子。
6. action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action。我们不能仅仅成为一个思想家,今天冒出一个想法,明天出来一个点子,每次都为自己的idea雀跃不已,可是这样有什么意义呢?没有行动的空想是很悲哀的。
有一次,出差在外,参加了一个会议,参加完后汇报情况的时候,领导对其结果似乎不满意。于是那天,心情变得特别糟糕,花了些时间,整出了一个会议纪要,发给了领导。
当时很沮丧,对自己很无奈。为什么,参加会议之前,不多准备一些呢多看一些材料呢?因为没有准备,糊里糊涂的过去后,糊里糊涂就结束了,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被我忽略了。因为懒,不爱思考。
沮丧的另外一点,毕业都2年多了,怎么还这么在意领导的意见,怎么还不能成为老油条啊。唉。领导对我们的要求或许是太高了,出去外面参加会议,感觉自身素质还是处于中上水平,但就是不能让领导满意,我忽视的其他人照样都忽视了,可其他人不会挨批。有时候,真想放弃,不就一份工作吗?值得自己如此小心翼翼的吗?这生活还有没有乐趣啊?
许三多说了,不抛弃不放弃,我也只是一时的冲动,日子还是要慢慢过下去,工作还是要做好的。有时候,总觉得自己不能让领导满意,慢慢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是不是自己本来就太幼稚,处事总是不够完美呢?还是领导要求太高呢?
我有些迷茫,也许,最该做的就是action。
7.变化
这个帖子从最初开始写到现在,已经半个月。当时没想到能持续这么久,而就是这半个月的时间里,我发现自己的生活,思想发生了很多一些不知不觉的变化。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古代武打小说里说的,突然打通ren’du’二脉,豁然开朗。我有种感觉,只要你持续关注一件事情,一切就会慢慢的变化,以一种自己无法感知的方式。不知大家能不能体会~~~~
生活上,做了很多事情,都是平时认为很麻烦的琐事,但我都做好了,没花多少时间,有些动动脑筋就ok的,现在想起来,感觉一切做的非常麻利,利索,高兴。
思想上,慢慢能用联系的方式看待各种事情,不似以前肤浅,这点从回想以前刚来工作觉得自己幼稚,就能对比出来。
当然,这种变化是缓慢的,需要我付出努力,我想我要坚持下去,do action!我一直都希望自己达到某种状态,那就是对生活,工作中的自己非常自信,我无法具体描述,就像刚才回家经过大学校园的时候,打开窗户,开着音乐,缓慢行走时风吹过的那份惬意。我希望这份惬意能够持续,而不仅仅是某个瞬间。
前面有人回帖说,这样持续的分析自己,会精神分裂。对精神科,我研究的很少。但我觉得,挖掘自己潜意识里的东西未必是坏事。
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经常做梦睡眠不好的话,有个办法可以尝试一下:在每次做梦醒来的瞬间,赶紧用笔记下做过的梦,然后在起床后,想想这个梦代表的含义,坚持这样作下去,你会发现自己做的梦越来越少了。这个就与对潜意识的分析有关。
8.平衡与失衡
最近吃饭,问男友。
“和我一起去的同事都要升职了,等到公布的那天,你说我是不是会很郁闷?”
男友之前听我说过这件事情,他的回答非常轻描淡写。
“没什么的,生活里还有其他很多事情,不仅仅是工作”
我以为他至少会鼓励我好好做,好好干,努力一些。他的回答让我甚至有些意外。
我明白他的意思。
生活里除了工作,还有家庭,以后还有小孩。他说他们公司很多同事,现在一说到自己的小孩,都充满了幸福感和快乐。
我想,这是人寻求平衡,寻求心灵平和的一种方式吧。在某一方面失利了,便希望在其他方面弥补。这样,似乎很积极,但积极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些消极呢?因为无法改变现状,所以寻求心理安慰。
我觉得自己现在也处在这个状态中。
我最近对很多事情都充满了持续的热情。比如网球,我一直都喜欢的,但自从今年7月看了温网比赛,这种热情便升温了。我开始琢磨技术,琢磨步法,提高稳定性,琢磨自己的缺陷和优势,我开始看尼克.波利泰尼的教学堞。。。总之,我比以前认真多了,甚至每次打球后都会记下当天的进步和感受。我最近还喜欢肚皮舞,喜欢摄影,喜欢养花种树。。。我对这些事情所倾注的心血和时间,决不仅仅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今天打完网球,心情比较舒畅,我对自己说:
“除了工作,我对很多事情都有兴趣”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多原因,以后再说吧,这里先说平衡的问题~~~~~~~~
我想,我最近所爱好的这些,都能给我带来成就感,让我心情舒畅,而工作,平时也没什么事情,也没什么人管我,而现状又让我压抑,我几乎不愿意和人提起。
我想,这也是我的一种平衡方式吧。忘记工作,在其他事情上获得乐趣。
但总有失衡的时候。
和自己一起到公司的同事,升职了,然后会有很多隐性或者显性的差别。若都是隐性的,我不知道就算了,可很多显性的差别,让我每一次想起,心里就像针刺了一般。
疼,而且难受。
刚才,又让我小小的受了把刺激。
我不愿意去面对这个现实,我经常就在想,当那天,书面通知的时候,我将以什么面孔面对。对我来说,这是件很丢人的事情。这其中,还有我的好朋友,最近我和她似乎都疏远了,我不愿意和她聊工作,她太顺利了,顺利的让我有些自卑。
也许,在人的职业生涯中,这将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充满了竞争与险恶。适者生存。有时候,会长叹一口气,觉得自己好像不适合工作,不适合社会。
9.想要的生活
工作3年,让我留恋的是这里的薪水,福利,还有同事间还算融洽的相处。工作很轻松,money也还多。
因为这,我有时甚至想,就算我在这里仅仅只是混日子,我也要把这日子混下去。又能混日子,又能拿钱,何乐不为。
所以,我没有想着去找其他的工作,就像之前说的,留在这里韬光养晦。呵呵,其实也没养啥晦,就是混日子而已了。
这几年,因为运气还不错,挣了一些钱,在这个城市,目前的状态至少是衣食无忧,不用想着要如何如何省钱。
我男朋友说我的日子过得太舒服了,上班也没啥事,下班就早早回家,打打球或者做点其他事情,生活很丰富。
对,这样的生活是很美好。比起很多人,我应该知足了。
可是,心中这个结,一直无法去掉。对于任何一个上班的人来说,都无法释怀。
我有时会自我安慰,和我同去的都是男孩子,男孩子一般都比女孩子在工作上厉害一些,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作为一个mm,我只要家庭幸福,婚姻美满,工作嘛,过得去就可以了。
我想结婚生小孩(这部分内容日后再说)。
可是,我会心不甘。
这里,是多好的一个平台。同事都很优秀,也很友好,我只要放开自己心胸,可以学到很多。可是,很多时候,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跨不出那一步。
我是否应该多和同事沟通,而不仅仅只是在公司,肤浅的交流?
我想要的生活,怎样呢?
就是我现在羡慕的那些人,工作得心应手,钞票多多,财务完全自由,未来一片光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好友,尽情的享受生活。
太美好了。这些,只要我在目前 的位置上,好好做下去,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10.思考的深入
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了,任命已经下发。我一直担心的那一幕也没有发生,我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事实。甚至会和同事去调侃几句,聊以解决心中的郁闷。
其实,对于这样的结果,我内心深处是认可的。同事确实比我优秀,我只是难以接受我一个人落后的事实。
新来的同事已经陆续到岗,看着他们我就想起刚刚毕业的自己。
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过于妄自菲薄,我总觉得他们都比当年毕业的我厉害。无论是从做事情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与人沟通的能力上,都强于当年的我。
我是什么样的一种状态呢?比较听话,不爱思考,没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我最大的缺点。我看着这些新员工,个性张扬,我就觉得当时的自己,过于平凡朴素。
我一直都很用功,可是没有用到刀刃上,直到今天,我还没有找到一种适合自己方式的工作方法。也许是这份工作过于清闲,没有人逼着我干活,我就纵容自己。
我最近爱上了旅游,聊以自我安慰的一种方式。十一,四个朋友一起出国旅行。我主动的承担了这次活动的很多内容,我像个导游一样,去尽量熟悉我们所去的地方,然后给他们分享。随着我找的资料越多,我对那里的认识越深刻,不再停留于肤浅的表面。
这件事情也让我有所感触。任何事情可能都是如此,做的越多,思考的便越多。只有思考了,才能深入。
前几天无意中翻看了一本高中的选修课本,世界文化史。第一页就是说,学习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某个片段,而是要去思考,学会思考。
我在尝试着做些事情,坚持下去,然后与好朋友分享。
来源:天涯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