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十行动=成功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目标行动成功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大学生简历校园 |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目标十行动=成功
文/向媛(大二法学)
摘要:在人类社会飞速进步,知识信息产业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的今天。社会各领域对人才的要求也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不仅是对自己今后从事的职业的一种提前准备,同时也能让我们在市场变化迅速的当下及时作出相应的反映,调整自己的人生规划。由此看来,一个完整详细的自我职业规划是很有必要的。
一、自我分析
在作出种种预测以及计划前,自我的刨析是很有必要的。人与人的差距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行为,也存在于个人的性格、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等。为了能更好的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在此我先对自己的性格、兴趣等进行分析。
1)性格
我的性格属于动静皆宜的类型,不讨厌人多嘈杂的地方,可能由于喜欢的东西较为广泛,跟很多人都能有共同话题,性格外向,朋友比较多。但自己本身相对而言,更加喜欢安静舒适的生活,能够长时间独处并且很享受个人的单独时间。
2)兴趣爱好
我的兴趣爱好算是比较广泛的,像大众喜欢的旅游、欧洲杯、游戏、动漫、电影,我都是很喜欢的。除此之外,我对文化、历史和考古也很有兴趣,看过不少有关此类的书籍,喜欢中国的青铜器、古代木制家具、中草药和瓷器,喜欢欧洲的红茶、歌剧和骑士文化,喜欢道家老庄,也喜欢禅宗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看过一些有名的世界名著,更喜欢边缘文学。
3)价值观
我以前一直认为人生计划就应该按照自己既定的一条线笔直走到底,设想的很多计划也没有什么实际性,想要取得成功的心理太严重,过于理想主义。与其说是计划,不若说是梦想比较贴切。并不是说有梦想不好,只是现在自己认为一种合意的,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计划更适合作为长久适用的人生指标。凡事只要尽力便好,得不到或者达不到的目标要懂得放弃。执着是好事也是坏事。适度平衡的生活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
二、职业方向
因为学的专业是法学专业,受我个人计划和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毕业之后我面临的选择就只有两条:继续法学的深入学习,即读研,或者放弃法学的学习,另寻他路。
家庭方面的影响,如果选择继续法学的学习,就势必需要考研。而就我个人而言,确实并不怎么热衷于法学专业。因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我也并不适合律师或者从政方面的工作。因此,在考虑多方面原因后,我做了以下几个职业发展方向:
1)继续法学学习,专攻国际法。我选择国际法是因为国际法中可以选择国际法专业、欧洲联盟法专业或者国际商法专业来攻读。选择范围和适用范围在当前的中国可能并不太大,但是在整个世界而言,特别是国际商业法,不仅供就职的范围广,也可以考虑出国深造,没有局限于一个国家。另外在全球化趋势如此强势的今天,不久的将来中国法制的发展相信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2)跨专业修习心理学。心里医生是我一直很喜欢的职业。所学要考研的科目相对于文科生来说难度也比较小。且因为专业问题,以后还可以考虑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虽然不是目前学科的大体趋向,但是我相信,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中国,随着犯罪比例的上升,这也会成为必不可少的科目。
3)GO。[Gentle Organizers]的简称,类似于导游的一种专属度假村导游。负责接待和引导客人参与活动工作的人。除了语言和特长外,没有固定的专业要求,职薪稳定,且签约期不长,算是一种变相的自由职业。
三、决策理由
S(优势) |
W(劣势) |
O(机会) |
T(威胁) |
1.喜欢自己的职业,有责任感 2.协调性、适应能力强, 3.有一些语言天分 4.兴趣广博,能与他人良好沟通 5.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6.有耐心 |
1.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学习及接受能力事倍功半 2.目前还没有涉及学习第二外语 3.对职业要求了解不深 4.学位证书等欠缺 5.没有突出特长 |
1.在学期间有参与组织校内及校外的一些活动,自身能力得到提升,懂得如何与人相处 2.参与过在某公司旗下的项目活动,培养了自己的职业道德与责任。 3.有打工的经验,能够吃苦耐劳 |
1.目前国内相关行业属冷门,甚至刚刚引入,风险较大,可获取的相关资料和可分享的资料少 2.除法学外,没有学习过其他职业的专业知识 |
结论:工作缺乏经验。有必要努力学习语言,并培养自己的特长。在策划者与执行者之间,可能更倾向于执行者这一角色。因为性格好相处,也乐意去帮助他人做事。相对于结果而言更享受过程。能够从多个方面去看待事物,对成功也并不执着。这是优点也是缺点。
四、职业能力需求
1)攻读国际法。首先在继续读研选择攻读国际法的话,因为国内此相关法律发展水平不高,因此去国外读研的可能性较大。如此一来,英语水平的提高也就迫在眉睫。另外,因为翻译与原著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法学相关书籍在国内被翻译十分到位的很少,要获取好的专业知识,还是应该读原著,因此为了有能力查看原版法学书籍,特别是攻读国际商法的话,除英语外还应该学习一到两门其他外语。
2)心理学专业。心理学是近年来才在中国掀起的学科。真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学位学习的在国内还是很少有的。此职业目前因为不是从大流的热门职业,所以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较为坎坷。国内大多数心理学报考的条件都是需要硕士或者博士的学历,此外,心理学虽然不用考数学,但是其中有一门心理统计学却是必须要学要考的,对于文科生来说,想要转专业到心理学也不是很容易的事。特别是心理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合成品,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
3)GO。GO作为国外度假村的热门职业,前途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某些外国公司今年来也开始在中国招聘GO。GO职业因为没有专门的学士学位,所以对于专业的要求并不是十分苛刻。但是对于语言方面却是要求严格,在英语应用流利的前提下,如果还能精通其他语言将会是一大职业优势。另外,GO本身的特长也是很为看重的。
五、行动计划
综上所述,在既定的职业目标中,不论哪一个对英语的要求都是很高的,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多会一门语言意味着,将会多一个市场。因此,在这三年里,英语水平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
大二 |
大三 |
大四 |
寒暑假 |
|
计划 |
通过英语六级 继续扩充英语词汇 寻找语伴提高口语 |
考雅思或者托福 开始学习第二外 开始做司法考试的相关准备 |
确定职业目标 阅读相关职业专业书籍 继续准备司法考试和律师证考试 |
打工 特长培训 |
文/向媛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