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相信自己,我能做到!
(2009-08-11 08:20:39)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自己校园 |
分类: 创业指导与留学规划 |
相信自己,我能做到!
文/李美玲(大一
前言
马上就要大二了。回顾这一年的大学生活,最有价值的就得数周老师的职业生涯规划课了。就像在黑暗中迷路的时候找到了光明一样,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很多人将职业规划简单地称为“找工作”,但实际上,职业规划的意义要更为深远。职业生涯规划(career planning)简称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一份成功的规划将为求职者带来不尽的就业机会和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在上了周老师的课以后,我才想到,也该给自己规划一下职业生涯了。
自我分析
性格:
讨厌被束缚,酷爱自由,有点内向。深思熟虑为第一原则,凡事要求公私分明,生活可能较拘谨严肃,与世无争恬定主意者,内心没什么波澜,就像温驯的绵羊,只要能够生活就好,不必计较太多。很重视理论和知识,有优秀的推理力和创造力,客观、冷静,善於思考,思想博爱,讲求科学、逻辑和概念,价值观很强。(摘自本人的性格测试结果及星座性格中适合本人的部分)
兴趣: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所以当时没有有意识地去培养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兴趣范围是挺广的,但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要说起来,关注国内外时事新闻就是我最大的兴趣了。从高中开始,就爱上了政治,尤其是国际政治,甚至可以说有些“迷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特别欣赏那些从事外交事务的政客,也曾经立志当一名外交官。但是,后来才知道,由于民族原因,这个理想不可能实现。那么,我也希望我将来从事的工作,多少能和它沾点边。(翻译这个职业,如果发展得好,应该能走向国际。)
价值观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选择职业,首先当然要选自己感兴趣的,不然的话,我真的没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其次,工资收入也是不得不提的。因为,我不是属于那种“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类型,将来全家都需要我一个人养活,至少要在将来的社会,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能力
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还不错,能够胜任技术性强的工作,且做事严谨、不易出错。还有,好学、学习能力强,能很快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
前景分析
先说说现在所学的专业。我所在的朝鲜语言文学系,历来就业率都是很高的。多适用于语言应用(朝鲜语、韩语、汉语),文学及行政方面。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科研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朝鲜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工作;在国家机关、外事、部队、海关、安全、边防等部门和大学、科研、外贸等部门工作;做朝鲜贸易的外贸公司或者韩企,中韩合资企业的职员。
老实说我对文学这方面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专业课学的很一般。我所感兴趣的是翻译,这个职业在未来前景是相当不错的,而且收入也很可观,最重要的,还是我喜欢。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会展经济的崛起,使得市场对专业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看涨。全国现有相关从业人员50万,其中职业翻译4万多人,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则更少。目前国内市场最紧缺五类翻译人才,分别为会议口译、法庭口译、商务口译、联络陪同口译和文书翻译;从语种上看,国内市场奇缺西班牙语、韩语、日语、法语、德语等小语种人才。中国的翻译服务市场正在急速膨胀。目前各类专业翻译注册公司企业有3000多家,以咨询公司、打印社等名义注册而实际承揽翻译业务的公司更有数万家之多。仅在上海,翻译注册公司就有200多家。翻译服务队伍不足仍然是困扰翻译产业的一大难题。中国现有在岗聘任的翻译专业人员约 6万人,翻译从业人员保守估计达50万人,而有关抽样调查显示该数字可能达到100万人。即使如此,现有的翻译队伍仍无法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首先,国内专业外语人员少,又集中在少数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和政府部门中;其次,外译中工作由于相对容易,人才缺口不大,但能够胜任中译外工作的高质量人才则严重不足,估计缺口高达90%以上。因此,翻译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好,发展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
职业分析
目前的唯一职业目标:翻译(英语、韩语)。
以下列出的既是作为一个翻译所具备的条件:
S(优势):英语,从开始学起,成绩就一直很好。不用死记那些语法,一般也不会出病句(老师们都说我语感好)。为中国的朝鲜族,学习韩国语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是同根民族,与韩国在语言、文化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所学专业又是研究本民族语言的,且接触韩国文化的机会多。
W(劣势):涉足翻译,最大的劣势,就是对汉文化的了解不够。从小在朝鲜族学校上学的我,对于汉文化的了解,当然是远远不如汉族同学了。其次,文字功底也差得很远(相信老师在我的作业当中应该已经了解到我的文字功底了)虽然普通话说的还算标准,但是不算很流利。再有就是,本科不是外语专业。跟大学四年就读外语专业且接受翻译教育的同学们比起来,差距肯定很大。
O(机会):现在,我国的翻译专业人才缺口还很大,不是一时半会能饱和的。而且,培养起来比较困难,合格的专业翻译人才不多。
T(威胁):面对发展空间巨大的翻译人才市场,许多高校开始准备翻译人才的培养。随着接受培养的人越来越多,竞争也就会更加激烈。作为一个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行动计划
1、剩下的三年,学好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中,对自己成为翻译有用的科目。
2、从大二开始,着手准备考上海外国语大学翻译专业研究生,这个目标很高,所以一定要尽全力。(万一第一次考不上,绝对不能再考,因为会浪费很多时间。因此,要做两手准备,一是准备考验,二是准备就业。)
3、多读一些文学作品,多掌握一些语言和文学知识,也包括历史知识等各个社会方面的知识。多看新闻、杂志等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很多专业领域的术语和特定表达方式都要知道。
4、定期翻译一些文章,多做这方面社会实践,提高自己翻译水平。
结语
一个朝鲜族,大学本科学的又是非外语专业,选择翻译的确是条不平坦的路。但是就像那条经典名句说的:谁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它来自充分的自我克制与毅力。(Nobody can casually succeed, it comes from the thorough self-control and the will.)不会再有一次大一,不会再有一整年的时间允许我去浪费。珍惜时光,尽我所能,相信自己,我能做到!
文/李美玲(大一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