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老师在《职场人生》为我们指点迷津(一)
(2009-03-09 06:35:58)
标签:
李开复谷歌时间管理职场人生校园 |
分类: 大学生活与成功人士案例 |
估计大家也都知道时间管理中经常提到的四个象限的问题,就是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重要也不紧急,到底先做哪个后做哪个?这也是一些外企面试员工常会问到的。我们应该都能选对第一和第四,就是先做重要且紧急的,最后做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关键点是中间的两个,管理大师告诉我们,要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再做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多年前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觉得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多年后的实际工作生活告诉我,要真正做到真的很不容易。
(看到这儿,别说我骗人,明明题目是说开复老师指点迷津,怎么看完第一段似乎不切题。别急,容我铺垫一下
。还好不是语文考试,没有字数限制,所以。。。)

首先,第一个难点我觉得就是这个分类本身。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知道什么对我们来说是不重要的,却往往看不清楚、或意识不到什么对我们来说是重要的,如同我们知道知道不想做什么工作,但却不知道想做什么工作;知道这辈子不想要什么,却往往不确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所以我们的首要任务是通过实践和学习,通过一次次跌倒又爬起来的过程,在一次次失而复得的经历中,让我们更懂自己,更明白什么叫做“重要”。
其次,就算在思想上我们能清楚地区分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的,可现实中又怎能总那么轻松自如地先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儿呢。请你列出10件你认为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列出来就会发现,往往这样的事情都是为一个长期目标长期利益服务的。
而一件事情如果很紧急,我想它对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来说,也可以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吧,就算对你个人不那么重要,它也许对于和你合作的团队,或者对你服务的公司来说,是重要的。
因此,固然我们作为自然人只要照顾好自己,但作为社会人,我们还得懂得与人合作,照顾好团队利益。所以我认为,如果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很多对个人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性质是会发生改变,会变成对团队来说紧急且重要的事情。
所以,说实在的,能清晰地列出这四类事情的人我觉得就已经很牛了,因为如上所述,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事情的归类可能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热烈欢迎大家给我留言,列一列你认为的这四类事情都包括些什么。
至于很多理论说,生命中应该只选择做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而不去做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看了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怎么可能呢!!至少我这辈子肯定是没希望做到了
。

(注意,和文章题目相关的内容终于出现了
)

今天在《职场人生》中采访Google谷歌中国区总裁李开复老师的时候他说的一段话,我感觉更实在些:
“我们一定要理解任何一份工作里面一定有很大的成分是做你不想做的事情,就算今天我的工作是我自己非常想做的,而且可能是世界上最合适我的工作,但是每一天我上班还是有很多时间是处理一些我不想做的事情,必须做的事情,这点我们必须要有这种心态来接受,不可能一天比如说工作10小时,10个小时每一分钟都是让我很快乐的,如果有3个小时快乐,7个小时相对比较平凡或枯燥,那我们就应该认为说一定要把那7个小时的事情做好,才有资格做那3个小时让我们快乐和享受的工作,当作给自己的一种奖赏,这是心态的一种平衡”。
由于现在在网络公司工作,也粗浅地了解了一些网络阅读的习惯,之前我是没意识到的。比如,以前我写文章,比较习惯一段话写很长,后来同事告诉我,网络的阅读习惯是大概3-5行为一段。另外,一篇文章也不宜太长,也会影响阅读。
所以,我先把昨天写的这篇发出来,你们先看你们的,我有空了继续写我的
。

出处::张晓楠的博客 2009-02-27
后一篇:当今社会六种不受欢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