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用努力成就我的“奇迹”

(2009-02-11 07:15:17)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

努力

成就

奇迹

校园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用努力成就我的“奇迹”

 文/ 马琳 (07级大二法学)

 

一、前言

 

   刚结束了大一的新鲜期,沉迷于舒适、懒散校园生活的我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当前的社会现实,大二选修了职业生涯规划课,才发现自己竟正在挥霍如此宝贵的时间,靠着理想制定了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却并未付之于行动,听了师兄的讲座,看了学姐的报告,在老师的教诲下,我认真地对自己进行了分析,综合了我所了解的方方面面制定了这份职业生涯规划。

 

当前社会人人挤破头脑为争个跻身之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大频率淘汰的人才市场,紧张的竞争环境,与之对比的是轻松的学习氛围,充裕的娱乐时间,多彩的外界诱惑,当人们为就业与失业、考研与工作、留守与出国绞尽脑汁时,大二的我不能再继续放纵自己,不顾一切地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仿佛未来已美好的似梦,自己可以牢牢握于手心,驾驭一切。当老师初提到职业生涯规划时我可以感到世界轰然倒塌但现在经过了半个多学期的学习我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清晰的框架结构。想要实现梦想,就得从现在开始去奋斗但不能盲目,要按照计划靠努力一步一步走下去。虽然必须经过很漫长的路,很曲折的过程,可能会枯燥、可能会疲惫、可能会哭泣但我相信,我可以像编纂《心灵鸡汤》汉森等人一样坚持并有足够的勇气走下去。他们曾找过100多家出版社商量出版此书,但都碰壁了。他们的心中揣着他们的理想和他们必须完成的计划,终于有家小公司答应帮忙。于是有了现在各大销售排行榜首位的《心灵鸡汤》。当时出版之后非常畅销,总销量超过1200万册。这个例子证明了:坚持不懈按照计划前进往往能创造奇迹,我听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来到这世界本来就是创造了一个亿分之一的奇迹,所以我们有能力创造更多的奇迹!追求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扪心自问:“我正在做的事是否能让我朝目标迈进一步?”如果答“不是”,那就需要立即停下来,重新分析再规划做有助于我实现理想的事。有人说,职业生涯就是一场有目的的人生旅行,重要的是努力,奋斗的是路线,确定的是景点,实现的是目标,但最关键的是方向。因为在职业发展上,重要的不是你现在站在哪,而是你下一步要迈出的方向。所以要认真制定好职业生涯规划,让它做我人生航线上的船帆,助我扬帆起航,迈向正确的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迈好我的下一步…… 

 

二、自我分析

 

   我是一名已步入大二的学生。从小生活环境优越,所以乐于享受,不习惯被约束。虽然我有着太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但可能由于过于自信,认为一切都在自己掌握之中认为我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只要下定决心并有充足时间可以轻而易举地改掉,。从小在亲人的呵护下长大让我养成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最后总能得到我想要的”的想法。好吃懒做,经常盲目崇拜,生活奢侈浪费,眼高于一切,但对流行资讯掌握得很快,对某些品牌的历史及概念也很了解,对时尚、音乐、绘画、戏剧、写作等有敏锐的视觉和独特的见解,钟爱摄影和旅游,每年都会到一个地方放松心灵,寻找灵感,感受生活的气息。自认交友广泛,朋友们觉得我是个温柔、谦逊的乐于助人的人,在大学生职业测试中得到了公关型的答案,但在大一生活中的几次面试我彻底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一向能言善辩的自己竟又是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我的突出特点是自信并总能充满朝气,喜欢新鲜事物渴望挑战。譬如我喜欢学习语言,对日语有所掌握,下一个准备学习德语。比起领导别人做到完美一开始我更习惯跟着别人的步伐走下去,最重要的是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有自己具体而明确的目标。

 

三、职业选项与决策理由

 

    对于职业的选择我可能比较轻松。虽然我高中学习理科,并热爱微妙的化学反应,也会在用物理原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时感到骄傲,更拿过奥数奖且在数学上坚信自己的智商在领跑线,但热爱自由的我不想当老师或者医生,因为我害怕承担很大的责任并且缺乏耐心,比如育才比如生命;我不想当某某家,因为我讨厌在枯燥中日复一日地寻找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答案;我不想当公务员,因为我既不想对不起国家,拿人民的钱享受生活也不想成为官场上勾心斗角的牺牲品…我要做一名律师。我不喜欢安逸,我不喜欢受人管制,我不喜欢一成不变,我不喜欢朝九晚五,全年无休;我喜欢冒险、喜欢挑战、喜欢刺激、希望看到各种美丽的风景了解更多人的生活;我喜欢追寻明确的答案我喜欢推理并掌控全局。从很小起我就想做一名杰出的律师,所以现在成为了一名法学院的学生而不是某传媒大学新闻系,也不是某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系,更不是某交通大学和某邮电大学的学生。当然我对语言、摄影、旅游、乐器、绘画等也有过些接触并真心热爱,我相信这些可以丰富我的生活,陶冶我的情操,但不会作为我工作的重心。

 

三、影响决策因素-SWOT分析

 

优势因素(S):

1. 志向笃定,目标明确,信心十足 :从小,律师是我的志愿。

2. 能言善道,兴趣广泛,擅长人际交往:经常对别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后使大家和我站在一条线上。

3.积极向上并热爱自己的专业

4.勤于思考,好奇心强.:思维很灵活并且求知欲很强,曾因听到周杰伦的《七里香》翻找出“千里相思,一朝结草,七里迎风不减香”最后找到沁园春·七里香的原作者。

5.逻辑分析能力强:极度喜欢柯南,福尔摩斯,最爱数学,曾一度沉迷于数独游戏中

6.心思缜密,认真负责:曾参加多个社团并在院某组织任副部长

 

弱势因素(W)

1.急躁、健忘、苛求完美

2.行动力差

3. 喜欢低调的生活,不喜欢出风头

4. 盲目自信,忽视他人优点

 

机会因素(O)

1、所学专业的专业性较强,司法考试难度高

2、北京法治程度高,中国的法制正逐步健全

3、与专业领域的人熟识,有很多叔叔辈在北京、上海开设律师事务所或在某法院担任法官

4、学校的品牌效应:既是211又是985重点培育对象

威胁因素(T)

1、清华、北大、人大、政法等强手如云

2、法学人才供过于求

3、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扩招后高学历人才大量增多,因此司法考试通过率逐年下降

SWOT总结:由此看来,我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优势(S)因素,充分利用机会(O)因素,同时避免劣势(W)因素并改进,让威胁(T)因素成为激励自己成功的动力。目前我最需要做的就是认真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从基础上占据优势。

 

四、律师的职责和任职资格

 

 律师的职责是尽心尽力为当事人服务,为当事人进行法律赋予的辩护,为他讲事实摆道理,为他寻找最合适的法律依据,最终是为了保证司法的公正。即依法全力维护自己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职业本身就是应社会主体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而产生的,维护当事人权益是律师职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律师制度的直接功能也应当是维护当事人权益。律师运用社会主体所不具备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将社会主体的权利或利益要求及其所依据的客观事实纳入到法律的框架内,转换为诉讼请求和法律事实,使得这些实体请求和事实得以进入法的空间,成为法律问题,进而实现与法官、检察官或对方律师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并获得法律的认同和保护。

 

法官、监察官、律师的任职资格是本科毕业生。所以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也只能限制在本科生。国家司法考试是国家统一组织的从事特定法律职业的资格考试。初任法官、初任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国家司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国家司法考试主要测试应试人员所应具备的法律专业知识和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内容包括:理论法学、应用法学、现行法律规定、法律实务和法律职业道德。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员,由司法部统一颁发《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合格并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法官、检察官和申请律师执业,应当符合修改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律师法》规定的条件。  从事法律工作是个任重道远的行业,需要先拿本科证书再考司法考试获得资格证,然后进行实习,实习1年后拿到执业证书。

 

五、三年内的目标及行动计划

 

    大二已经过去了一半,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大学最后冲刺的重要时期了。我的总体目标是:稳扎稳打,以学习为重,争取各科成绩都在逐步提高最终都达到八十五分以上;多看各类书籍,扩充专业知识,了解其他社会信息;经常向师兄师姐和老师们请教,少走弯路;积极参加各种活动,锻炼各种能力,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继续发展课余爱好,掌握其他本领,拓宽自己发展领域;坚持锻炼身体,精神百倍地迎接挑战。

具体计划如下:

 

大二过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继续学习日语积极应战明年6月的日语二级国际能力考试。把我所负责的志愿团工作做好,担起应负的责任并帮助学弟学妹们尽快熟悉工作内容。

大三积极为考研和司法考试做准备,过英语六级并参加TOEFL的考试。

大四准备毕业论文,做好实习工作并为高分通过GRE考试做准备。

        

六、总结

 

以上就是我的职业生涯规划,虽然还不是很完善,想法也还很稚嫩,不过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往哪走,该怎么走,什么更适合我,所以即使前面的路途很漫长,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可能会越来越大,有很多考验与困惑在等待着我,但我仍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我对我的未来充满希望,我相信只要永不言弃,迟早能写出我的“《心灵鸡汤》”,创造属于我的千万销量! 靠自己的努力成就属于我的“奇迹”!

 

文/ 马琳 (07级大二法学)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