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士毕业留校让人寒心的工资(组图)

(2009-02-11 06:56:30)
标签:

博士

毕业

留校

寒心

工资

校园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721.jpg

 

岗位工资/薪级工资 845 教护龄0 奖励25 行业0

 

岗贴1000 提租70 职务687 副书35 交卫10

 

校补200 应发工资2872

 

交税 房租 水费 电费 清闭 三险9.6 公积364;

 

实发工资2476;

 

另:只发10个月岗贴,寒、暑假没有岗贴,只有基本工资,年薪2.7万;没有任何年终奖。

 

所以必须给老板再打一份工挣些家用。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724.jpg

 

看到工资的时候,有点自嘲,呵呵,穷教书先生,看来确实如此!

 

25年寒窗(小学、初高中12年,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6年),国家给发这些工资,怎么会有吸引力?!实在看不出重视教育重视在什么地方了?

 

不能安居,何以乐业?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739.jpg

名校博士留校难糊口危机之下教育令人忧

 

中国人精明,这是世界公认的,其聪明之处在于很少会做亏本生意。但一场经济危机却让无数大学生陷入“血本无归”的境地,这么说或许会有些夸张,但若是看了北航博士爆料的留校工资表,各位会觉得笔者这种遣词一点也不过分。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813.jpg

 

对于一个在北京这样大都市生存的人来说,每个月2476元的工资意味着什么,相信不用笔者多言大家心里都有数。而培养一个博士需要的花费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在此可以简单算笔账,一个博士需要寒窗25载(小学、初高中12年,本科4年,硕士3年,博士6年),前16年可以说是纯消费,所谓的勤工俭学比起每年好几千的学费(北航大概是5500/年)简直是杯水车薪,这还不算住宿费、生活费,以北京的消费水平来说,正常的生活费每月低不了千八百。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925.jpg

 

硕士生虽然可以通过帮boss工作额外挣点零花钱外,比起全职工作的人来说还是个消费者,笔者没读过博士,具体情况也不了解,不过既然选择读书,自然工作的机会就很少了。25年读下来已经三十多岁了,也许已经为人夫、为人父了,2476元的工资恐怕很难承担养家的重任吧。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967.jpg

 

其实,将这样一个让人心寒的现状完全归咎于经济危机是完全不恰当的,不可否认,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就业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大大小小的企业都采取了裁员的措施以减少财务支出,招聘的职位也是少之又少,对于毫无经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本科生选择考研,研究生选择考博,似乎这样就可以使自己平衡一些,虽然我们都知道,这只是变相的逃避。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980.jpg

 

不过,我们也清楚,大学生就业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好几年前,高学历不等于高能力的观点让大学生不再是香饽饽,经济危机只是加剧这种困难的催化剂。笔者作为应届毕业生,对今年的就业形势可以说是很了解,僧多粥少,简历写的再天花乱坠,能被应聘单位青睐的也是凤毛麟角,于是笔者也加入了考研大军之列,也要准备春天的选调生、公务员考试,也要托亲戚朋友帮忙无色,这就是现状,我们也无可奈何,因为到毕业才发觉,那些所谓的优秀在学校里牛一下还可以,放在社会里什么也不是了。

 

http://img1.qq.com/edu/pics/15710/15710052.jpg

 

留校或许是个很稳的饭碗(不要怪笔者市侩,老师也要生存的),但这么低的工资对一个博士生来说未免有失公平,任谁也不会平衡。都说老师是个神圣的职业,大学老师对学历要求更高,笔者所在的学校都非重点大学博士生不要,但如果当老师连维持生活都有问题,试问有多少人能真无私奉献到这个地步呢?如果师资力量无法得到保障,我们的民族素质又该如何提高呢?

 

http://img1.qq.com/edu/pics/15709/15709861.jpg

 

我们看到了如此让人寒心的现状,但有多少家长、孩子会说“反正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不要考大学了”?于是我们要考大学、考研究生,甚至考博士生,因为我们内心深处总相信,书不是白读的,知识能改变命运。期望,这个社会能够更加重视教育,重视求学与就业间的隔阂问题,因为一个良性的循环才能带动社会的健康发展。

 

http://img1.qq.com/edu/pics/15710/15710057.jpg

这就是我,一个博士的心酸现状。我深深地疑问:知识真的是生产力吗?

 

2009年02月10日  QQ校园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