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不是直言(图)

标签:
善言直言校园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 |
曾经有位朋友问我,他工作很积极,能力也很强,但是为什么诸如奖励、升职之事却少有获得。听他对我说话的语速和措词,能够感觉她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我就问他,是否在单位爱发表意见?他不好意思地说:“就是,我就是管不住我的嘴”。率直言表原本不是什么错误,但是,有时候我们的人际关系就危机于此。
《论语》讲:“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意思是:原先我看一个人,听了他的话,就相信他会那样做;现在看一个人,我要听他怎么说,还要看他到底怎样做。是说一个人的言语和实际品德的关系问题。所谓“万丈深潭终有底,只有人心不可测”。所以,语言与内在品德、语言与实际行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位高权重的人最有机会评价别人,却常常忘了检查自己;有些人总是愿意挑毛病、找问题。所以,对人多是攻击、指责,少有表扬和赞许。可是,攻击他人即造口祸,表面上批评别人好像体现了你的水平,其实错了,你在造罪。“你根本不懂”,“你简直是一派胡言” 等等,玩世不恭、刻板古怪、不通人情,总是指责人家,就没有人愿意跟你在一起。而且,没有人真正在乎你的评价。倒是被你批评的人解脱了,没有负罪感,不必再忏悔,得到更多人的同情。是不是呢?
有人说,“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我们的心态,就是我们的形象、我们的人品。成为一名有影响力的人,就要不断提升自己,而尊敬别人、赞美别人,是自我提升最好的途径。生活中,一定会有人说我们的不好,天下人不能都待我们为上宾,没有必要发牢骚,更不必与小人一般见识。如果你回敬他们,如果大庭广众面前与人谩骂,针锋相对,后果是什么?你一张口,就跟他一样有“名”了。所以心要宽,嘴要严,不与俗人争,要跟圣贤比,不争一时,但要千秋。
设身处地去想,别人的心理如何呢?无论我们何时对别人的行为表示否定,最好的方法是先肯定后建议。如果你想让人家接受你的建议,从一开始就不要让人家反感。不管对方感受如何,上来就是全盘否定或者咄咄逼人,没有亲和力就难有说服力。同时,学会沉默、学会倾听、学会非语言的交流,你无需太多的语言,却会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学会沉默,就是三思的过程、倾听的过程、寻找合适时机的过程。如果你还没有思考,说出来的话多半是靠不住的。沉默片刻,不仅展示一种稳健风格,也给自己留有回旋的余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专心听对方说话,正确辨识对方的情绪,才能正确解读对方说话的含义。
学会倾听可获取重要的信息,善于倾听能激发对方谈话欲,善于倾听才能发现说服对方的关键,善于倾听可使你获得友谊和信任。事实上,不是任何时候发表自己的见解都合时宜,寻找一个好的时机,是成功沟通的一半。
学会通过衣服的选择、面部表情、姿势或任何其他非语言信号来沟通,都不亚于语言的直白。大多数的非语言沟通深具魅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眼睛可以表达个体的情感。关注的目光、微笑的表情总是具有魅力的。沉着、稳重和积极的举止:点头、摇头、摆手、耸肩、握手、拍拍肩膀、竖大拇指、拥抱、倒一杯茶水等等,都可以亲近堆放、赞美对方,感化对方。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人际交往善言不是直言,善言者当知命、知礼、知言。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8-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