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要用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来规划自己的未来
(2009-01-06 08:18:27)
标签:
负责规划未来校园 |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文/
前言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科学合理以及可行的职业规划对自己的一身将是很宝贵的财富,只要对自己的未来有个规划才能使自己有可追求的目标。但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与现实存在着某些个冲突,尤其是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当今社会,因此我们一定要把握自己,在人生的路途上走的更好。而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毕业之后就面临着人生的有一个十字路口,考研?工作?这两者始终是围绕着大学生,满意的工作是很有诱惑力的,对如今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形式之下,对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正文
大学生就业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事关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大学生就业近年来遇到了 “寒流”,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难让学生焦虑、家长焦心、学校焦急。找工作难,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如何让自己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摆在每一个大学生尤其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面前一道难题。
一、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考研或考公务员
每个人在自己心底都有一个自己的规划,不管以后干什么,终究是要去面对的。在如今的校园里,要说最忙碌的可能是要数正在找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了,面临着毕业与就业的问题,他们可所谓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多年的憧憬即将被撞开。就业之路是颠簸坎坷的,眼前还是有很多的就业机会,但很多人还是难以把握、稍纵即逝了,这其中就是很多人没有个明确的就业求职目标,简历像扔垃圾一样抛给招聘单位,这或许是就业压力带来的一大弊端吧,但没有个明确的求职目标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还是会带来很多的困难。
我现在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一年以后的就业形势始终是不容乐观的,还是为自己以后的就业发愁,以前也关注就业但只是观察到的是表面现象,今年的就业形势让自己更加清醒,这其中不仅仅是经济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就业难的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我认为在大学生毕业生选择择业的时候首先要认识自己,要客观冷静的分析自我,明确自己所追寻的目标,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自我评价是否准确、深入,直接关系到自身职业定位的准确性,由此又会影响到就业是否顺利。只有获得真实、客观的自我评价,充分的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与素质优势,才能明确自己掌握了那些知识与能力,有什么特长,更适应何种工作,还存在哪些不足等,据此制定既符合自身,又符合社会需求的求职目标。
我的专业是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一个专业性、理论性非常强的专业,但学习的课程又显得特别杂,对于以后的出路,现如今的我正在进一步的明确,此时我对自己定了两种选择方向——读研或考公务员,我更倾向本科毕业后就考公务员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而不是继续读研。在如今这个社会,对于我这种一来专业不行二来没什么社会背景三来无过人特长的人而言,找到一个好工作的概率实在是微乎其微,所以我现在走的是“以考研为中心,兼顾考公务员”的道路,这也是基于专业和对自己知识、能力、性格、气质等性格等多方面客观的自我评价考虑之后的初步打算。考研是自己感觉在专业领域里自己还是缺乏很多,想进一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丰富理论知识,四年的本科下来毕竟学到的不是很多,学的也是很杂乱,通过研究生的进一步深入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但是考研也是具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在考研的前提之下,着手考公务员,打算考公务员是因为一方面是想拥有较为稳定的职业,另一方面从小就梦想自己也有一天能够成为一个政府官员,由于两者之间很矛盾,于是打算两方面都准备一下。
二、考研和考公务员的现状
随着我国近年来研究生持续扩招,一向被视为“皇帝女儿不愁嫁”的研究生也面临着重重就业危机,不少高校研究生就业率甚至低于本科生,在当前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下,许多人在考研和就业之间矛盾,其中就包括我自己,但是只是为了就业我认为还是在本科阶段稍微好一点,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观点而已。不可否认的是,不管考研还是就业,其中的难度都是很大的,过几天的研究生考试又是一场激烈的竞争,对于我所学习的专业来说,想在理论深度方面想更进一步的话,继续考研还是很好的选择,尤其是我所学习的专业学习人数较少,考研的人也是相对较少,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使自己在日后的激烈竞争中不至于落在人后,这也是我考研所考虑的一个方面。
近年来考公务员是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但竞争是异常激烈,就拿今年10月份的2009年国家公务员来说,据考试报名的统计,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报考审查通过人数达突破百万大关,远远超过2008年的80万大关,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3:1,最热门职位的竞争率也是三年来首次超过4000:1,这组数字足已说明公务员的“热”,于是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素有“中国第一考”美称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历来都是“考碗族”狂热的对象,不考等于失去了机会,考就要面对残酷竞争,在今年报考中有众多考生即将面临失败,于是出现“国考小能手”、“国考炮灰”、“公务员考试的分母”等趣称。但是如能入围,成为一名公务员,那结果将是另一半景象了,你就像从“象牙塔”一脚迈进了“天堂”,转眼之间成为万众瞩目对象,随之而来的工资、福利、待遇等种种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甚至于婚姻都牢牢打上了“幸福”符号,端着国家发的“金饭碗”,坐着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接接电话,写写报告,发发邮件,虽不“轻闲”,但比起社会上卖力“打拼一族”,那可是轻松百倍,千倍,这些所谓公务员“热”的诱惑。但是进入公务员这个行业之后,很多人一生大部分的精力是放在为领导服务上,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揣摩领导的意思,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参考、为领导的工作提供硬件上和软件上的条件并对领导的工作表示肯定,很少一部分人是能够成为起决策作用的人的领导者,但对于想拥有一个稳定职业的我来说也是一份很不错的选择。
三、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内容
对于我所要考的专业来说,考研一般是要考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其中英语和政治一定要达到国家线,总分也是要过学校的分数线,这样一来,在考研的第一关你必须要考够一定的分数才能继续下面的复试。复试、面试每个学校是不同的,但还是要求学生具备很好的综合能力。
考公务员一般要考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在面试过程中还是很注重综合能力的展示。
四、考研和考公务员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学习方面的困难集中体现在所要复习的内容多;缺少集中系统的复习指导,复习相对分散;政治专业课、英语的压力较大,同时部分课程面临着期末结业的压力,也要适当准备。时间也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对与考研的很多人来说,时间永远是不够的,我也是一样,应该尽早准备,我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有关考研的事了。我学习上的另一个压力是来自于往届生的压力,相对比较而言,他们的学习时间更为充裕。因为我现在还没有在考研和卡公务员中做出选择,因此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我可以不去做研究生和公务员“鱼与熊掌皆得”的美梦,但不得不对假如两条战线都折戟的最坏结果上个保险。
在考研中做头痛的就是英语的复习,对于我不敢恭维的英语水平,考研的复习过程中自然会给予重视,所以平时要额外给予特别关注的就是英语上。在英语方面要多下苦功,多借鉴一下别人的经验,争取把英语这一关给过好。
五、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实施步骤和计划
不管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还是应该多了解一些国家有关毕业生考研和考公务员的政策、法规,收集大量的跟考研和考公务员相关的信息,然后开始具体的实施计划。
首先是考研,考研的时间一般在每一年1月中旬的时候,静下心来做好复习的规划:英语。为了取得优势最大化,也因为感觉单凭自学,已无多大的提升空间,参加考研英语班,希望能在名师的点拨下,将潜力进一步挖掘,最后再来一次突飞猛进,课程结束后,自力更生,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和大量的阅读理解训练来积累词汇并保持状态。专业课,因为打算考本专业,专业课基本上在本科四年里接触很多,预计专业课经过五轮复习:第一遍观其大略熟悉基本知识体系,第二遍逐字逐句并挑出重点,第三遍看重点,第四遍补缺补漏,第五遍争取滚瓜烂熟运用自如。政治,等考试大纲出来再开始复习,政治是很头疼的问题,还是打算通过培训班来梳理知识脉络和找重点,复习起来既节约时间也更有的放矢。政治重点放在大四上再来死拼,临考记忆似乎效果更佳。平常阅读主流报刊杂志保持对时政热点的关注,以上只是一个大致的考研计划。
其次是考公务员,公务员考试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1月份,公务员考试一般就考申论和行政能力测试两部分,先熟悉一下公务员的考试内容和题型,在平时多关心时政热点,然后研究历年真题和解题技巧,其他的方面我感觉还是要考平时的积累。
结语:
我认为以后不管选择去做什么,首先要对自己持负责的态度,而不是说以后走着看吧,能找到工作就去做,而不去考虑是否适合自己。盲目的职业追求,带来的效果一定不是相当好,因此,不管怎样,应从早做打算,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使得自己在人生的职业道路上走的更好。
文/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