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职业生涯规划:我的职业 我规划
(2009-01-03 09:19:11)
标签: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规划校园 |
分类: 自我探索与职业选择 |
我的职业
文/
前言:
大学校园的时光过得很快,转眼间大三都要过完一半了,和身边的很多同学一样,未来一直是我考虑得最多的事情,从入学的那天开始,每天专心的学习,抓住任何能抓住的机会锻炼自己,和别人友善相处,所有做的事情最终似乎其实都指向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在不远的未来,给自己找一个好工作。然而,“给自己找一个好工作”这样的话语范畴实在是太广泛太抽象太笼统了,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怀着这个美好心愿的人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人即使一直以来都勤勤恳恳、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他也不一定就能在最后找到好的出路,看着身边一些大四的和已经毕业了的师兄师姐们,从大一到大四,甚至到毕业了,整天忙忙碌碌,却仍处于迷茫不知所处的状态当中,实在是感觉悲哀。而同时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却一天比一天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越来越多的压力,整个的状况促使我比较早的开始认真地思考我的将来和前途,改了好几次,从模糊到慢慢明晰,从不成熟到逐渐成熟,虽然也没有形成最终最完美的规划,但至少有了一个大致的可以为之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所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文:
一、我理想中的职业
我来上大学之前基本上没什么职业规划的意识,我的家乡那边太偏远,信息不太流通,从小也没接触过形形色色的职业,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与偏向,各种原因使得我填报志愿的时候也没想太多,只是随大流,报的都是那些所谓热门的专业,结果被调配到了现在所学的民族学。直到大学里,我才开始有意识的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如家庭、性格、价值观、所学知识等以及行业和社会的综合因素来考虑自己究竟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
可以说,在政治、商界、学术这三大块里,我基本上没有考虑过商界,主要是指没有考虑过要要进企业之类的。虽然说现在去各类企业工作是大学生就业一个主要流向,企业里的快节奏、竞争大、接触面广也曾经吸引过我,但因为与受到的教育、经验有关,我本能的对这一类工作没有向往。首先这类工作是不太稳定的,让人心里不踏实,感觉没有保障;而且在我家那边,去公司什么的无意中就被看成是是打工,没有优越感,在高校里学习那么多年去做这种工作是不能被接受的,虽然这种想法确实比较俗气,而且已经远远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但是我在确定职业目标的时候却还是不能不考虑它,因为我毕竟是生活在亲属这个社会圈里。然后我考虑过考公务员,我想考回家乡,这样可以离家近些,对家里边比较有好,但是现在考公务员太难,笔试难,面试更难,我家没什么关系,会更加增加就业的难度。而且,最主要的,我不是那种八面玲珑的人,不特别善于官场里的那种交际,即使就业了也应该不会很开心,会很累,所以现在我基本上已放弃这种想法。
现在,我比较牢固的职业目标是当一名大学里的老师。因为我喜欢我现在的专业,我的专业成绩也挺好,我很耐心,能静下心来读那些看似枯燥的知识,而且执着,善于和喜欢自己独立完成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总想把它做好,写文章一定要做到自己先满意,所以我给周围同学的印象就是那种比较能专研的、搞学术的,对此,我自己也比较有信心。另外,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位,它让人感觉有尊严,比较自主,不受压制,在讲台上传授知识感觉很好。具体地说,我想在研究生的时候读像民族文化产业、应用人类学这样应用色彩比较浓的民族学人类学分支学科,因为我觉得国家对于西部的开发,将是一个长远的事情,而西部是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民族学人学学知识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我本身是西部(云南)出来的,我想为自己的家乡做一些事情。所以,总的来说,我的职业目标就是,在大学高校里谋一个社科类的教师或科研职位,然后要逐渐参与到如NGO这类组织的工作当中。
二、求职目标的就业形势、行业动态和职业发展前景
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已经成为了不争的现实。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一年比一年上升,据统计,2007年495万,2008年达到了559万,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后年肯定更多,这么多人,毕业了要流向哪里,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就业难、甚至四到三分之一的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已是老问题,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则成为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的名副其实的“第一考”,今年的录取比例更是只有百分之一点几。而在教育行业,由于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吸引许多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的毕业生的眼球。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近平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包括培训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大城市教师职位日渐饱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毕业生,教师队伍已从“紧缺型”的数量需求转变为对“优质型”的质量需求。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面临优质师资匮乏、基层教育系统缺少编制的现实情况,因此,近两三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成为师范类毕业生求职的热点地区,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也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在教育行业就业情况中,研究生的就业层次和地域还有不断下移的趋势。具体的像民族学人类学这样的专业,一般以民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以及各种科研机构招聘为主,我收集了云南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2007年和2008年的招聘情况,其中招聘民族学、人类学、民族文化产业这样的专业的教师或科研工作者2007年共有6人,2008年共有10人,条件基本上都需要为博士学位,我不清楚到底会有多少人应聘,但是我想情况应该也是不容客观的。
三、目标职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任职要求
从上边的就业形势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实现我的职业目标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也应该看到乐观的一面。因为在教育系统就业,唯一的资本是自身实力,相比其他领域,选拔过程和录用结果更具公平性,因此,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尤显重要。我知道,就因为它要求的条件高,一方面文凭要达到,基本上都需要博士学位,偶尔要一两个硕士生,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方面也要达到,应聘者必须要真正在在行,所以并不会有像别的行业那么多的应聘者。除此之外,从能力上来,一个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管理能力等。从思想道德素质上说,教师承担的既是传授知识,还是传授做人的道理的职业,他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教师自己就是一个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人。另外,按照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兴趣的分类,选择教师职业,应该符合喜欢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兴趣,具备喜欢帮助别人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愿意把帮助人作为职业的重要部分,并以帮助他人为乐。总之,只有真正爱自己的职业,才能把职业做好。
四、成功就业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及解决方案
要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就一直要读书,读到博士学位为止,对于我来说,最大的困难就是时间和金钱投入的问题。我来自农村,虽然家里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念书,而且家里也很支持,但是那么长时间的教育投入对家里来说肯定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早点工作对家里是很好的而且也是必须的事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希望在读完研究生之后,先在学校里找一个教学辅助、行政辅助这样的职位,等于是念在职博士生,从我收集的信息来看,云南大学2007年和2008年都有这样的职位招聘,需要硕士的学位,分别为3人和13人,我们学校也是有这样的职位的。这是我求职目标的一部分。
五、求职实施步骤和计划
要实现我的目标,将是一个艰难持久的事情,坚持不懈是重要的,同时一个大致的求职计划和步骤是必要的,它将有助于我在具体的求职过程中不偏离方向。我的求职计划如下所示:
1、搞好学习,大三争取拿一等奖学金。由于一些原因,我在大一大二错失了一次二等和一等,现在我现在只有一个二等,所以大三必须争取一等,同时通过六级,才能有机会获得保研的资格。
2、在接下来的三个半学期中,继续积极参加田野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争取发表更多论文。
3、大三大四时间充裕,要抓紧时间阅读名著等材料,争取在毕业的时候专业功底比较扎实,知识面相对宽泛。
4、如果没机会保研,就考研。要慎重选好学校。
5、在校期间,特别是研究生期间要积极表现,积极参加班级和院系活动,最好要竞选一个学生干部的职位,既能锻炼,还能和老师们联系密切,给院里留下一个比较好的印象,以争取研究生毕业后留院做辅助性工作。
6、在整个过程中要不断关注和收集各种信息,以及时调整计划。并且,还要注意不管怎样,都要重视对性格、综合素质的塑造。
结语:
文/
出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坛
http://blog.sina.com.cn/car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