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不少高校应届生调整就业目标和择业观

(2009-01-03 08:41:42)
标签:

上海

高校

应届生

就业目标

择业观

校园

分类: 创业指导与留学规划

学子求职路 逆风当求变

  就业寒流之下,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生如何求变?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大学生总体就业态度积极,应变能力较强。许多学生目光不仅仅聚焦外企等热门企业和岗位,也不再一味强求留在上海工作。较多外地学生表示愿意回家乡择业,还有部分学生想到西部当志愿者或到基层锻炼。    

  就业环境:需求缩水

  前几天在沪举行的西南片五校毕业生联合招聘会上,设摊的企业340多家,比去年减少了约100家。专业人士预计,明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薪酬将普遍下降。

  从行业结构看,受金融危机直接影响,往年就业比较热门的金融、管理、航运、贸易等专业的毕业生,如今就业压力明显增大。证券、基金和投资银行业的企业几乎都未与本市高校联系招聘事宜,虽然一些外资银行也与往年一样到高校招聘,但具体招聘人数都不确定,国有银行的招聘规模可能与往年相当。房地产业的人才需求大幅下降。航运业整体进入调整期,招聘大多停留在补缺层面。

  相对而言,食品、饮料、烟酒、化妆品等快速消费行业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形势较好。在国家努力拉动内需的政策影响下,大批国有重点企业将面临更好的发展机遇,在人才需求上也显得比较迫切。    

  求职信念:屡败屡战

  许多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就业机会。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应届生小王,在家是个“娇娇女”,现在为了找工作,吃苦耐劳劲头一点不比别人差,比较大型的校园招聘会场场不拉。那次,住在松江校区的她,为参加本市北面某高校举办的校园招聘会,早上5点多就起床出发了,还捡别人遗落的入场券“混”进场内。迄今,小王已投出20多份求职简历,虽没有得到回音,但她不气馁:“努力总会有回报。”

  学生的就业目标“弹性”足,已普遍降低薪酬预期,调整就业方向。华东政法大学的小刘表示,他的很多同学都把薪金底线设定为1500元,“找到工作先干起来再说”。上海财大毕业生以往去外省市工作的比例不高,即便有,也多为省会城市;今年该校许多学生把目光放在中小城市,甚至是县级地区的岗位上。上海交大许多优秀学生,把求职目标从跨国企业转移到国有大型企业、国家重点行业,而且也不再挑挑拣拣,有比较合适的岗位就签约了。

  “屡败屡战”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求职信念。上海海洋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小陈,挤入复旦组织的校园招聘会,与一家大型企业招聘负责人初步面谈相当顺利。对方对他的专业素质和反应能力也很满意,可翻开简历,一看他的学校,态度就变了,后来也没了回音。小陈心里委屈,却没放弃。凭借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当过学生会干部的经历,他相信自己有底气“再战”。在就业市场上,非名校出身的毕业生,更需要这样的勇气。

  当然,也有少数学生在就业压力面前选择做“鸵鸟”。某高校校园网就业板块上有学生发帖:“现在课少了,每天就在寝室里上网、睡觉。看着大家风风火火到处赶招聘会,我心里也急,可就是不想动,也许是害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吧……”此类“不作为”的学生,或成绩不佳,或对自己缺乏信心,需要学校和老师更多关心和帮助。        

  观念方式:联动转变

  与就业观念转变相联动的,是大学生求职方式的转变。

  高校求职辅导时下特别受欢迎。上海交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建新,前些天就接待了一位材料专业的硕士生。这位学生已投递了不少简历,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刘老师认为:“当就业形势不太好的时候,‘海投’的命中率很低。建议做足准备、带上简历去参加用人单位在校园的宣讲会,争取与对方交流的机会,给人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另外,大学生就业还可以跳出专业和行业,如目前区县储备优秀人才的力度也很大,可以考虑这条路。”

  不少学生在求职简历上动脑筋,让其由厚变薄,力求用最短篇幅,向用人单位展示自身优势。在一个商贸企业小型专场招聘会上,日语专业学生小钱手中的简历每份只有两页纸,一页中文、一页英文。她说:“针对今天招聘会上企业的特点,我在简历上专门突出自己网上开店卖化妆品的经历以及收获。同时,日语和法语特长也能给我加分。其他与这个行业无关的实践经历我都没写。要先抓住用人单位的眼球嘛!”

  还有不少学生在酝酿自主创业。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依然踊跃,今年以来基金会已受理应届生创业申请超过300项,比去年上涨三成;创业项目由过去集中于软件信息类企业,向机械、生物、创意等多种行业拓展。基金会创业教育负责人李俊指出,创业有时也像买股票,可以“低谷进入”。只要策略得当,很有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缝隙”。越是经济“寒冬”,越要冷静分析,坚持科学创业、创意争先。另外,许多毕业生也在关注“西部志愿者”、“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扶贫)”、“到农村任职”等国家和上海市就业项目,希望有关具体政策尽早出台。

 

日期:2008-12-29 作者: 来源:新闻晨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