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范跑跑讲座取消 学校:媒体报道不客观

(2008-12-24 07:17:30)
标签:

范跑跑

讲座

学校

媒体报道

校园

分类: 大学生活与成功人士案例

http://edu.chinanews.cn/sh/news/2008/12-23/U177P4T8D1498278F107DT20081223085237.jpg学校:媒体报道不客观" TITLE="范跑跑讲座取消 学校:媒体报道不客观" />

范美忠(资料图)

 

 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 李婧) 因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引发网民愤怒,并被称为“范跑跑”的范美忠将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还将在中央民族大学礼主讲人微关怀和如何考上北大。不过,记者今天和该校联系得知,这场讲座已经取消。

  范美忠找到工作要公讲人文关怀

  范美忠因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并在博客里炫耀逃跑经历引发网民愤怒,被冠以"范跑跑"之名。其毕业于北大历史系。经过数月周折,范美忠将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和潜能开发研究院研究员。聘任范美忠的教育学校向媒体递发邮件,表示范美忠将在中央民族大学礼堂公讲人文关怀及如何考上北大。

  今天,各媒体对范美忠找到工作一事进行了铺天盖地的报道。记者与范美忠的新东家进行了联系,得知公讲已经被取消。但是,学校并没有说明公讲取消的原因。

  媒体报道不客观 学校要维权

  “今天的媒体报道不够客观,我们和民族大学取消了公讲。近期,我们要召开媒体见面会,澄清一些事情。”这位工作人员对对各家媒体报道的评价是“像一群人各跳各的舞,乱七八糟。”

  对于某媒体报道该校无办学资格一事,该校工作人员表示:“这个我们会发声明,我们也会对他们采取法律手段。”当记者追问其是否有资质后,工作人员说:“当然。不过,我不希望再报道这件事情。”

  校长:范美忠教学水平值得肯定

  据四川在线报道,聘用"范跑跑"的学校校长说,“通过多次接触和过往事实证明,范美忠的教学水平是值得肯定的,其行为是个评价角度问题,他引发了中国普通大众对道德、责任这些很形而上的东西认真地做了一次理性而不是想当然的思考,从这个角度说,对中国的进步也是好事。”

  范美忠漂泊记

  5月12日地震发生时,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老师范美忠不顾学生,本能地猛冲下楼,第一个到达操场。事后,他发表帖子《那一刻地动山摇》,说:“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范美忠的言论引发网民热议,并送其绰号“范跑跑”

  第一站:四川自贡

  大学毕业后的范,作为北大的毕业生“空降”到了家乡附近的自贡蜀光中学。刚开始时,校长对他有很大的期望,但范并不是那种传统观念所包容的好老师:他的第一堂课不到20分钟就讲完,然后回办公室喝茶,因为他觉得那些内容很简单;他在公开场合对校长说高三老师都是在摧残学生,让同事们尴尬万分;工作三年,他打心里抱怨学校环境的封闭和压抑,老师们见识低下,让他觉得自己如置身于疯人院一般。此外,“让我愤愤不平的是,那些在我看来是垃圾的老师,当我的学生资格都不够的蠢材,居然一两千元一个月的工资水平,付出跟所得实在太不成比例。”

  2000年3月,范美忠叫了一个车,把自己的书和电视、冰箱拉回家,跟学校不辞而别。

  第二站:广州

  在广州,大学同学把范美忠介绍到了几家报社做编辑,不过,相对自由的文字编辑工作并不能满足范美忠对更多的自由的追逐。在一家体育报社,他认为自己与编辑部“花哨的风格”格格不入;在一家日报社,他会因为捍卫稿件的不容改动而与同事争论……这些都让托人情给他介绍工作的旧同学们不解。“我能包容他,但我的朋友未必能。他离开的时候我真是相当尴尬。”一位媒体人士回忆说,“确实,要他融入团队组织是有问题的。”

  在广州,让范美忠呆得最久的地方,是在某新闻网站做体育编辑,这份被他形容为“纯粹技术活的剪贴工作”一做就是两年。2003年初,范美忠离开广州。

  第三站:北京

  范美忠离开广州后,到北京“很不愉快地做了三个月的报社编辑”。

  第四站:杭州

  接下来的4月,范到杭州外国语学校教了短短两个月的语文。如果说过去的工作经历让他感到受伤的话,这段日子则让他万分遗憾:这个学校的老师来自很多名牌大学,这里的学生思想活跃而优秀,与过去他呆过的学校相比,似乎无限地接近着他最初的职业梦想地——但范依然被请离了学校,这个被学生处老师认为有才华但狂妄自大,“看人的眼神都是藐视”的老师,在享受了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气势慑人、天马行空的启蒙快感以后,被高层投票请离了学校,尽管流离辗转的范还是认为,在中国的文化课老师里面,他是绝对地顶尖。

  第五站:四川成都

  2003年10月,范美忠到《教师之友》杂志社工作。经历了“杭外”的波折以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在“在教育理念上接受我,而且能接受我这种特立独行的性格”的地方。那短短一年里,《教师之友》的编辑部是一个敢于对某些公认的教育权威开刀批评的集体,但很快地,随着它的刊号被转移,2004年末,范美忠又陷入了失业。

  第六站:四川都江堰

  范美忠在光亚学校工作三年,直到汶川大地震。

  第七站:北京

  范美忠将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和潜能开发研究院研究员。

 

2008年12月23日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