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下,急于就业不属上策
(2008-12-15 08:52:47)
标签:
就业校园 |
分类: 就业指导与考研规划 |
当主流媒体“直击华尔街风暴”之时,我们早已感受到了金融风暴所带来的经济萧条,此时,企业需要打赢这场战役,普通大众需要精打细算过日子,一切,延伸到生活方方面面,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开始选择,甚至抉择。
毕业生作为社会岗位的涌入者,对企业是新鲜血液,对社会是栋梁之才。时下继续深造,还是果断就业,摆在了毕业生的面前,这对于他们来说可谓路之岔口,人生之转折。
在金融危机的社会状态下,一切经济活动都开始处于缓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需要一个漫长的经济活动来调整,会伴随企业的大变动,用格局重组,财富洗牌来完成。在这样一个企业的缓慢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困难时期,企业是不可能存在岗位的空缺,可能的是批量的裁员,或用停职、降薪来降低企业无效益消耗。这就是说,此时就业是一个万人过独木桥的场面。求职艰难可见一斑。
对于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自创业不属鲜事,更何况早已有大学生求学期间创业之报道。此报道绝非普遍,笔者认为是家庭在考量子女能力及经营可行性基础上给予的支持,目的是锻炼多于创业。对于大多家庭来说,几万本金不是小数目,对于一名学生来说也算大投入。此举不应提倡。因为经营与半读半工不一样,经营需要牵扯精力,于学业无助,到头来丢了芝麻,更别谈西瓜之收获。
面对生活,大多毕业生会毅然决然选择就业。在问过身边的大学生后,得以证实。笔者曾经看过报道就业的一个怪现象,就是毕业生急于就业,“自降薪酬”来博取优势,以求职位。其实这是一种毕业生对自己定位不准所造成的,假如不自信,何不选择深造?现实就业竞争确实很大,不过没有明确就业方向的求职,是不可取的,此为“饮鸩止渴”。准备充分才是把握机会的条件,也是唯一性。急是一大忌,有担心吐出来的是肉之患得患失,也只会增大求职碰壁的可能性,审时夺态定是智者。
笔者的妹妹还没毕业,前段时间就急于迈向岗位,如是说减轻家庭负担,可在父母心里,安心学业才是切实的减轻家庭负担,只有做到安心,才会有一个良好吸取知识的过程,不虚,不燥。
名利机遇是永远眷顾“人才”的。有感于如邓亚萍等体育明星的继续深造。对于他们而言,可谓已经成功,可在事业生涯中,毅然会选择深造,实应称道,向之学习。
金融危机是袭击全球的风暴,我们也不幸免,在这样大环境下,急于就业不属上策。
社会活动需要能力即岗位需要“人才”,这就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能力。能力之说,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够具备的,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毕业生选择深造期间,可以很好的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形成成熟的思维模式,于后期就业的满意度会更高,会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于是说,在经济危机时期岗位近乎零空缺的时候,选择深造更优于选择就业,日后人生会更容易成功。
出处:心聆岁宇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