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定大学生最低工资标准是个馊主意

(2008-12-14 08:38:25)
标签:

大学生

最低工资标准

馊主意

校园

眼下正是毕业生就业旺季,可招聘单位给大学毕业生开出的起薪多在1000元以下。沈阳大学新闻系王君义算了笔账,一个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一般要投入15万元,大学生薪酬偏低,意味着投资得不到回报,“能不能为毕业生制定最低工资标准?”(《沈阳今报》8月15日)

 

  在文凭成本越来越高、物价水平不断攀升的现实语境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酬低问题更加扎人眼球。投资得不到回报,诱使“读书无用论”抬头,不利于全民素质提高——从这个角度看,呼吁为大学毕业生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其心情可以理解。

 

  但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个主意有点搞笑。眼下各地政府都制定有最低工资标准,这个最低标准,可不是光针对农民工的,而是针对所有劳动者的。大学毕业生尽管比农民工的知识层次高,可也是普通劳动者,身份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凭什么要被特殊对待,要单独为他们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

 

  呼吁为大学毕业生群体单独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其背后的潜意识仍然是,把大学毕业生看成精英人群,而没有把他们看成普通劳动者,总觉得大学毕业生应高人一筹,政府应该给予特殊优待。这种认识很有害。当然,大学生比起农民工来,之前进行了较多的智力投资,有个投资能否得到回报的问题。但很显然,在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是不会替你考虑这个问题的,他们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投资”(开出的薪酬)将来能否得到回报,录用的人才是否“物有所值”。

 

  眼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薪酬低,是市场决定的,没法人为强行扭转。试图以一个大学生最低工资标准来扭转这一现象,其结果无非是,大学毕业生由于身价上涨而更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用人单位更趋向录用那些学历低的人才,而放弃录用大学毕业生,这和某种商品涨价导致其销售量减少是一个道理。即是说,如果为大学毕业生制定一个更高的工资标准,抬高他们的身价,只会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这显然不是大学毕业生愿意看到的结果。

 

  为大学毕业生单独制定一个最低工资标准,与之前一些大学毕业生自发结成“薪酬联盟”其实是一码事。“薪酬联盟”土崩瓦解了,说明此路不通。看来,要想提高大学毕业生身价,让他们的投资得到回报,在人才市场上“顶牛”是没有用的,根本之策还是在于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文凭的含金量,并想办法把虚高的人才培养成本降下来。

 

出处:中国青年报 晏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