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孤独感(2)

标签:
孤独感校园 |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通过高考录取新生约600万人,录取率为57%。这就是说,现在每年有大约千万的高中生备考大学。这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群体,可是,这其中不乏孤独者。对高三的学生,从学校到家庭,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告诫他们,要专心学习,到了该“要劲”的时候了。于是,他们就脚印就在学校和家两点一线之中。无论周围的人做什么,都会把他们排出之外,非逼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单调、沉重、无助的生活,让这个群体陷入孤独。
曾经有位年轻人求助于我,他是这样表白的“我就要崩溃了,我觉得孤独和恐惧。因为我好像找不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尽管我每天不停地奔波去寻找,难道社会就这样抛弃我吗?”他的心声也道出了一种孤独的理由,当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或计划行事的时候,当我们心怀理想和热情却迟迟不能实施和释放时,孤独感就会油然而生。当然,比较常见的孤独感与我们的感情受挫和人际交往不利关系紧密。心有情结、无处宣泄;孤立无助、无依无靠等等。每逢此时,孤独感就会悄然而至。由此可见,并非独处或者属于一个小群体,你才会有孤独感。孤独感是动态中常见的心理感受,很多原因可以导致孤独,我们需要共同营造积极互助的生态环境,个体也应自觉呵护自己的心态。
我们身边常会有人紧张、繁忙,似乎无暇顾及一切,全身心投入到一项活动中。最忙的人往往是最需要帮助和关爱的人,只是你应该考虑合适的方式。我们往往以对方的繁忙无暇为理由,在一边观望而不肯伸出一只手。而事实上,那些倾注于奋斗中的人,是最需要鼓励和支持的。你自己也是如此。
人际交往之所以遇到困难,首先是自己缺乏诚恳、主动的态度,缺少足够的自信。“心灵是一个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把天堂变成地狱,也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堂。”如果你怀疑所有人心存善意,你就生活在地狱中,防范所有的人,而自闭无助;如果你相信人们的善良和友好,你就生活在天堂里,让自己置身于别人的关注和资助中。当然,如果你善待别人,尽可能伸出手去帮助别人,你就从助人中看到自己的价值,得到自己的乐趣,还能得到真挚的友情。相反,如果你过于挑剔、过于苛刻、不能宽容,那就一定会远离人群,失去朋友。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