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孤独感(1)

(2008-10-18 06:57:14)
标签:

孤独感

校园

分类: 职业素质能力与心理健康
          

关于孤独感(1)

 

人不能活在孤独中,我们不能够让自己陷入孤独,我们也有责任帮助那些因孤独而痛苦的人。

 

当你与人进行坦诚交往的需要不能满足时,你将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孤独首先是个体对自己社会交往状态的感受,是一种主观上的社交孤立状态,是个人知觉到自己与他人隔离或确乏接触而产生的不被接纳的痛苦体验。孤独感是一种内心体验,而不是一种处境状态,是一种不愉快的,令人痛苦的主观体验或心理感受。

 

绝大多数的人,都曾有过孤独的体验,甚至在特定环境下,时常会有孤独感。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转瞬即逝的感觉。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孤独感,来自他们心灵有意的隔阂。这种孤独一般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情绪性隔绝,指孤独者不愿意与周围人来往;其二是社会性隔绝,指孤独者不具有良好的朋友或亲属的关系网。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所以,孤独感也是一种人格特征。

 

孤独和孤单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往往在特定环境和条件下,我们会有孤单的感受,比如一人独在他乡,“每逢佳节倍思亲”;比如因某种原因与多数人行为取向逆反,节日加班、旅行失散等。孤单就是独自一人。但是,孤单时也不一定会感觉孤独,只要没有人陪伴或同行,就是孤单。而孤独则是忍受孤独感、是需要人及社会接触但无法获得。所以,人可能会在孤单时感到孤独、但也可能在不孤单时感到孤独,因为其心灵深陷无助。一些人尽管被人群所包围,而且经常与他人交往却经历着孤独。比如身居官位或要位的权贵、被前呼后拥的明星艺人。而另一些人虽然阶段性远离人群,生活却依旧快乐。

 

长时间的孤独感所带来的后果,远不止于情感方面的悲伤,还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由于孤独者锻炼身体的可能性更小,在他们需要帮助时,向别人求助的可能性也更小。有研究者发现,社会联系很少的人更容易患上普通感冒;孤独感强的人睡眠也不好;孤独的老年人患上老年痴呆的几率,是社交活跃的同龄人的两倍;而那些与社会隔绝的妇女,她们在确诊为乳腺癌后死亡的机率更大。

 

节日的时候,看了几位朋友发来邮件和短信,能够感觉到他们身处孤独之中,于是想到交流这个话题。其实,我们在一生中都或多或少地会经孤独。有孤独感并不可怕。但是这种心理得不到恰当的疏导或解脱而发展成习惯和压力,就会变得焦躁、抑郁、性情孤僻古怪,严重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那就需要求助于心理医生的治疗了。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积极面对所遭遇的孤独感,调整心态,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

 

出处:阳光的博客 2008-10-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