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涌动转系潮
“上个好学校,不如选个好专业!”新学期伊始,不少刚刚迈入大学校园的大一新生们就忙着申报入学后的“第二次志愿”。所谓“第二次志愿”就是转专业。
早在几年前,北京的众多高校都为学生转系开了路灯,于是,这场全校性质的大迁徙在每年此时都会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从申请到面试,从笔试到张榜,期间的左右权衡、矛盾彷徨、梦想现实都在不断地冲击着转系大军们的判断底线。毕竟,转系带来的变化不仅是教室课表的不同、寝室班级的更换,转系所决定的还有更遥远的职业走向。
如今,转系之风正呈现着愈演愈烈的趋势,面对热闹的转系大军,局外人不禁心生不解:为什么要转系?考上大学了为何还要折腾?转了系又能怎样?但对于有些人来说,人生可能就在这一念间发生着不可思议的转变。带着种种好奇,记者采访了一位在大学期间历经两次转系的大四学生。
张弛现在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大四的学生。2004年,曾在高中获得省级生物竞赛、化学竞赛一等奖的张弛,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理学院的化学系。后经过一次转系,转到了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大二下学期又转系至人文学院。如今,他又取得了保送至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的资格。短短几年,张弛横跨理、化、文、管几大学科,大学生活也因此充满了些许传奇色彩,用他自己的话说:“尽管转系过程历经曲折,但这却成为了改变一生的转折点。”
初次转系带来困惑
张弛来自广西南宁,04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理学院的化学系,刚一入学,张弛就提交了转系申请。“当时我报的是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但后来被录到了化学系,不免有些遗憾。”张弛说,后来得知清华大学的基础科学班只面向全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招生,而在他入学后,清华又在全校范围内招收数理基础科学、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临床医学、人文科学实验班和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新生。张弛抓住了这次机会,马上报名申请转系。
张弛告诉记者,尽管自己是保送生,但仍参加了当年的高考,并取得了869分的高分(广西卷满分为900分),成为了当年高考化学生物科目组的状元。正是因为高考成绩的突出,张弛很顺利地进入了化学生物基础科学班。
成功转到了自己理想的专业,但张弛并没有收获到相应的欣喜。在新的班级中,大多数学生都是全国竞赛的尖子生,张弛感到了竞争的激烈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刚上大一时,很不适应,尤其是在学习物理和数学方面,我发现自己所习惯的思维方式停留在了一个阶段,没有办法往前走。”张弛在大一时学习很努力,虽然他擅长的生物化学科目仍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抽象的物理和数学学科却给他拉了后腿,导致他总体分数排到了班里的后几名。
度过了迷茫的大一后,张弛感到自己对所学的专业越来越力不从心,甚至产生了厌倦的情绪。为此,他还跑到了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做过心理指导。“我那时候一做微积分、普通物理的题目就做不下去,老师布置的所有作业我都拖
到最后才交,有时候还迟交。”张弛说。最后心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换一个环境,来排解心里的压力。
幡然醒悟由理转文
大一的暑假,为了排遣心头的苦闷,张弛带领了一批同学回到广西老家进行社会实践。“我们去了将近20个政府单位,同一些政府官员针对政策制定等问题座谈,还到老百姓中间发问卷调查。”就在这次的实践中,张弛觉得自己在和社会打交道的时候非常开心,并且得心应手。“我突然发现社会学是一门很值得钻研的学科,这其中有很多学问,比起做物理数学题,这更能让我感到开心。”而且,他还在这次实践中认识了几个人文学院的学生。通过他们,张弛了解了不少关于人文学院的信息。
就在那之后,张弛萌生了转系的念头。“我当时就想我要转系有没有可能,未来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我该怎么过。”大二的上学期,张弛便开始着手准备为自己再次转系做准备。
是否因为在生化实验班的成绩不尽如人意才选择了相对轻松些的文科专业?面对记者的疑问,张弛笑着表示:“这只是个诱因,主要原因是我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在文科,我不想“身在曹营心在汉”啊!”
张弛坦然地告诉记者,其实自己在高中时就对文科很感兴趣,但清华大学不在广西招收文科生,而自己的最大梦想便是考进清华,于是,在高中几次关键的文理科分班时,张弛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理科。
也许,那时他也不会想到,将来有一天自己会再次和文科产生交集。张弛说,高中时自己对其他专业并不了解,仅凭学校的招生简章便做选
择,难免到最后会有种幡然省悟的感受。而且,尽管现在张弛仍对生物很着迷,但他也表示,“人文社科才是我理想中的栖身之所。”
我的专业我做主
由于张弛已经错过了大一春季学期时的转系机会,而人文社科实验班将在大三分出专业方向,这意味着对于没有任何文科基础的张弛来说,大二下学期转系面临的则是自降一级的后果。这对于任何一个大学生来说,无疑都是一次沉重的选择。
矛盾、犹豫、彷徨一时间都抛给了这个大二的学生。继续读理科还是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张弛反复地衡量,再衡量。想来想去,张弛觉得自己还是更倾向于人文社科类专业,与其走弯路,不如现在就早点接受文科的熏陶。于是,张弛在做生物实验的期间,将转系表填好,“那种感觉除了不舍,还有说不出的滋味儿。”张弛回忆到。
即使要付出留级一年的代价,张弛仍然“飞蛾扑火”般地奔向自己热爱的社会学专业。“我很喜欢清华的课程,这里各种各样的课程都会让我很有收获。所以我想不如在本科期间好好珍惜,多一年的学习,是代价也是收获和财富。”在经过了反复的考虑后,张弛决定提出申请转到人文学院学习。
在准备转系的这一学期时,张弛选修了大量人文社科类的课程,并阅读了许多相关的书籍。浓厚的兴趣加上充分的积累,张弛最终如愿以偿地坐在了社会科学实验班的教室中。张弛说,他经常会和生化实验班的同学讨论化学生物的各种问题,扭过头来,却继续翻着书桌上摆的社会学专业丛书。
在人文社科学院的学习生活中,张弛可谓如鱼得水,不仅学习成绩十分优秀,更是活跃在清华的学生组织中。
历经了许多的“折腾”,张弛终于回归了他本应走的道路,他说:“转系改变了我的人生,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今年刚上大四,张弛便得知自己得到了保研的名额,“到公共管理学院读研,和我本科学习的专业有些不同,但我今后就业的目标是做公务员或到政府机构工作,因此这个专业十分适合我。”张弛信心十足地说道。
专家提醒
大一
结束后
是转系
最佳时机
记者在随机的采访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不满意自己所学的专业,他们或因高考时的服从分配,或因上大学后才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迫于就业压力。专家提醒此类学生,尽管转系是个人追求更好发展的手段,但前提是要具备很好的学习和适应能力。
目前,北京市各个高校都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转系的政策,教育专家建议,学生最佳的转系时间应定在一年级结束时。刚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对专业懵懂,对自身认识不足,往往不能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而经过了一年的学习生活后,学生就会对学校的专业设置以及自身的喜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此时做出的选择最能反应自己的意愿。
党晓晖 J225
出处:北京晚报 2008年10月14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