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xinmin.news365.com.cn/zcfy/200809/W020080926530857659788.JPG
贺信
被安排在不受重视的部门,干着打杂跑腿的工作,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被迫像蘑菇一样,呆在“阴暗”的角落里自生自灭,甚至时常还会面临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很多职场新人都有这样的一段经历。对于这种状态,职场上有形象的概括:“蘑菇定律”。“蘑菇”长大之前,都要经历不公平待遇和不被重视的痛苦。
你是否曾受“蘑菇定律”困扰?又怎样从“蘑菇堆”里脱颖而出,让人发现你的价值?
做“松茸”,不做“草菇”
强尼(销售)
考进这家著名酿酒企业时,名校毕业且实习成绩优秀的我,被分进了全公司最好的部门——大客户市场部,同学们都很羡慕我,亲戚们也都为我骄傲。
可是,两年之后,公司转变战略,决定拓宽市场,抓大不放小,要把货铺进所有大大小小的超市、杂货店、烟酒店乃至小饭馆,为此特意成立了一个新部门,名字听着就丧气——小客户部。大家都是做惯了大生意的,谁愿意干那种一次只能推销出几瓶酒的小事情?
不出意料,没人自愿去新部门里当所谓的“开国元老”,最后,老板只好拉壮丁,把各个部门最年轻和最没有背景的人凑合在一起,勉强拉出一支“蘑菇”队,我也因为仅有2年资历不幸入选。虽然老板美其名曰“把最有潜力的人放在最能锻炼人的岗位!”但年轻气盛的我,哪里听得进去这种安慰,表面上还是一样干活,心里却很沮丧,几乎每天回到家里都要跟老婆发半天牢骚。
时间长了,老婆再也不想做我的恶劣情绪回收站,板起面孔狠狠把我教训了一顿,骂得我惭愧又自责:“是啊,作为一个男人,怎能整天怨天尤人,把事业无成的责任都推给别人呢?即使不能脱离“蘑菇”一家门,我也要做身价堪比黄金的“松茸”老大哥,而不能沦落成一斤只卖几元钱的“草菇”弟弟!”
说雄起就雄起。首先,我给自己找了若干条阿Q式的鼓励:
第一,时间自由。小商店多如牛毛,整天扫街也扫不辏绻依镉惺裁醇笔拢姹惚喔霭莘每突У睦碛删湍芸铮俚皆缤艘膊辉俪晌侍猓幌喾矗罂突Ь湍敲醇父觯馄鹗种竿肪湍苁霉矗绻焯彀莘茫癫怀闪松牛靠銮遥斓级源罂突У男畔⒘巳缰刚疲桓龅缁安ィ湍苤勒婕伲率舻男谐叹≡谡莆眨袢莼胨悖?br>
第二,压力小。谁都知道在小店里销售我们这种高档酒难度极大,所以,没有硬性指标,我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整天盯着报表发愁;
第三,过去的生意都是酒桌上谈出来的,钱赚了不少,身体却每况愈下,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很少。现在就不同了:不可能花大价钱请小老板喝酒,加班应酬几乎为零,每天回家喝汤,一家子其乐融融,少挣点钱也值了。
心态!心态很重要!调适好心情,干起活来劲头倍增,我不再自怨自艾,而是开始享受起当下的工作,想了不少办法,努力把过程做到最好。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随遇而安。很快,一些人跳了槽,一些人想办法去了其他部门,我们部门的“老人”只剩下寥寥几个,而我,依然还在。因为,我找到了新部门越来越多的优点,也由衷喜欢新环境,我开始相信,年轻人多到艰苦的地方锻炼,的确是有好处的。“蘑菇”岗位,有时也不算太坏!
踏踏实实干好杂活
金桂(企划科长)
我刚到公司时,被安排在宣传科当实习生,一位科长,两位师姐,谁都比我牛,我成了一个打杂的。
每天早晨,我第一个进办公室,擦桌子扫地打开水。今天写黑板报,明天换橱窗,还得和办公室的员工一起买东西,当然主要是当搬运工。就连街道上借人搞普选,也让我去充数。可论待遇却数我最低,发东西都和别人不是一个级别的。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多,我心里那叫一个不平衡。
有一次,我喝多了,和人力资源部的大姐倒苦水,这位大姐劝我说:“你别小瞧打杂,那是给你自己铺道呢,哪个杂活也不白干。”
正巧,没过一个月,公司产品要参加一个展览,总公司负责牵头,分公司各自出设计小样。老总把任务交给了我们科,两位师姐发牢骚说:“咱们单位真够抠门的,花钱找广告公司设计多好。”科长没辙,就让我试试。我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下来,因为我太需要机会了。
搜集了很多资料,又到街上找灵感,从商场的橱窗,看到街头的广告,夜里加班搞出小样,到总公司审稿,主管处长只看了一眼就“枪毙”了;我又请邻居——一个专业美工帮忙修改。再审稿的时候,处长说:“大有进步,不过色彩不明快。”一连改了七稿,到第八稿总算成功了,我们的展板大获好评。从此,我也结束了“蘑菇”生涯。
后来,我当上宣传策划科副科长,领导让我筹办全国年会,作为东道主,需要接待四面八方的来客,还不能赔钱。我绞尽脑汁算计,策划方案一次通过,会议很圆满,还赚了点钱。此时我才明白,自己这身八面玲珑应付杂事的“功夫”,有些就是当初“打杂”练出来的。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越来越发现,当“蘑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领导和同事们观察你的过程:做人踏实不踏实,工作认真不认真,适合往哪方面发展,都有眼睛盯着呢。给初入职场的朋友提个醒:甭指望刚从大学毕业,人家就拿你当神仙供着。踏踏实实把杂活干好了,等于多一个观察职场的视角,多一份处理问题的能力。
当心身边“毒蘑菇”
丸子(公关)
从重点小学读到重点大学,如愿以偿进了世界知名的公关公司。进入职场才渐渐知道,面试时候再怎么意气风发,也抵挡不住江湖的险恶啊!
刚进公司,老板递给我一个文件夹,说是几个客户的资料,让我熟悉一下,以后就由我来follow,还语重心长地叮嘱了一番。不过,很快我就发现,这几个公司实在是小客户中的小客户,别人跟的客户要举办活动,公司很多“重要人物”会积极出主意,策划会开了一个又一个。我这几个呢,别说老板不重视,就连客户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初进公司,客户又没有什么分量,再加上大公司人人都心高气傲,所以,我在办公室几乎就没有什么声音。人是需要舞台的,没有舞台,你我再怎么努力也没可能引起别人重视啊。我很着急。
过了一阵,有一个学姐时常主动过来跟我说话,叫我一起吃饭什么的,渐渐地,她会让我帮她处理一些联络方面的杂事。起初我挺热心的,毕竟有点“受宠若惊”,后来我发现有点奇怪:她叫我联络的,大多是些难缠的“牛皮糖”,耗时耗力,有一两次甚至差点影响了我自己的工作。有别的部门同事提醒我,说那个学姐人缘很差,喜欢利用别人,叫我小心。这时候我才长了一个心眼,暗自观察,发现的确如此,公司里同事下班聚餐K歌,几乎没有人叫她。
现在我渐渐在公司站稳了脚跟。这其中不乏幸运因素——我负责的一个公司被新公司收购,新公司公关经理非常有思路,我和她一起合作,操持了不少成功的品牌宣传活动,有些在业内还引起了不小反响。
直到现在,还有同事跟我说,当初看见我跟那个学姐走得那么近,以为我和她是“一路人”,确实影响了大家对我的第一印象。幸好路遥知马力,我这颗小蘑菇才得以重见天日。小蘑菇长大不容易,一定要相信,要让自己的“营养价值”得到认可,只有靠自己,而不是借助别人的力量。
野百合也有春天
瑞娥(编辑)